翁鹤亮在介绍他“古陶瓷博物馆”中的“千年的呼唤”瓷片墙
昨天下午,江干彭埠镇的民间收藏家翁鹤亮领着记者在他的小型“古陶瓷博物馆”走上走下,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他的“馆藏”。
一楼的客厅处,有两面贴满了碎瓷碗的墙,一面清一色的碗底朝外,远看整面墙布满了千万个圈圈,他将其取名为“人生的句号”;另一面碎边朝外,各种颜色的碎瓷在灯光下绽放出熠熠光芒,这面墙叫“千年的呼唤”。
“两面墙都是我自己设计的,然后再亲手将收来的碎瓷贴上去,特别是‘千年的呼唤’,花了我1个半月时间,它集纳了历朝历代的几百种瓷片,站在这面墙前,好像就能感受到中国数千年文化的召唤。”
昨天一起聚到翁鹤亮家的,还有杨树华、黄建平两位本地的民间收藏家,他们在商讨一个“宏大”的计划。
三位民间收藏家年龄相仿,有各自的事业,有共同爱好——收藏,将藏品视为生命。和一般古董商以买卖古玩获利不同的是,他们将自己做事业的钱和积蓄,全部投入到了收藏之中。有时,为了一样相中的极具价值的文物,不惜问朋友借钱,风餐露宿、赶到千里之外去取货。
三位民间收藏家中,杨树华精通书画、篆刻,他的藏品以珍贵的木料为主,为了摆放搜集来的数百吨的藏品,他专门腾出了自己公司的几间仓库;56岁的黄建平家中则收藏了历朝历代的木雕门窗、锁具、蓝印花布、绣品;48岁的翁鹤亮说,他收藏的数以万计的古代瓷器,如果摊开来摆放,3000-5000平方米的空间都不一定放得下。
在藏品仍旧不断增长的同时,他们却面临共同的“幸福烦恼”,“我的瓷器已经堆满家里的几大屋子,还在外面租了仓库,实在放无可放,而这些藏品我不会拿去卖,除了自己赏玩外,不能发挥别的作用,我觉得太可惜了。”翁鹤亮说。
“子女不喜欢这个,今后适当留一些给他们做纪念就可以了,那么多的东西今后怎么办?保护、保管、防盗都是问题,这是我现在的一块心病。”杨树华说。
三位收藏家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非常一致——只有将它们放入博物馆中,才既能达到保存、保管的目的;又能起到传承中国文化的功能。它们想到过捐赠,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要找到一个能够“统揽全局”的合适接受者并不容易。
“我们的藏品中,很大一部分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文物,捐给上了级别政府性质博物馆不可能全部接收,而我们又不想把藏品割裂开来;如果捐给私人的博物馆,又不大放心。”黄建平说,藏品都是他们毕生心血所聚,因此对于这件事情都很慎重。
于是,三位收藏家准备自己来干这个事情,翁鹤亮将彭埠自建的4层楼房中的三层所有房间全部腾了出来,按照博物馆的格局进行布置。
一楼的展厅中,陈列的大多是良渚文化时期的陶瓷器,三楼收集的是字画和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器,四楼是整个展馆的精华所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陶器。
翁鹤亮小心地从一个纸盒中拿出一个黑色兽模样的陶罐,“这是良渚时期的黑陶罐,距今大概在4300-5000年之间,这样的珍品,国家级的博物馆都未必有”,他说,这个黑陶罐可以说是他“古陶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是他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所得。
“我下半辈子的精力,就准备全部投入到建博物馆中了”,翁鹤亮说,而这样的家庭式的博物馆只是第一步,目前在其中陈列的藏品仅为他所有收藏中很小的一部分,他希望政府或者有实力的企业能够与他接洽,帮助建设一个更大的博物馆,他愿意提供所有藏品,向市民免费开放,并义务做讲解,或者为学生开设中国陶瓷文化的“第二课堂。”
而黄建平的民俗收藏博物馆和杨树华的树化石博物馆目前也正在积极筹建中.
如果你愿意和他们一起办博物馆,可以和本报热线85188518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