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临安市种植区的山核桃树上叶子早已落得精光,剩着孤零零的树干,村民说,山核桃树休眠了,他们也能歇一歇了。今年夏季的那场硬仗让人记忆犹新,村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依旧想不出半点法子。
夏转寒冬,鹤里村村支委许旭东也未见天空多下几场雨,枯死的树干依旧扎在石缝中,等待来年正月再一并处理,补种上新苗。3、4月份上春,又将是一轮新的忙碌季。
报道回眸
今夏临安山核桃大旱
抛开罕见天气 生态破坏是“暗雷”
今年夏天的“热”,不言自明。传说中“破40℃”已成为现实,7月24日,杭州气温40.4℃,首破高温最高纪录,之后不断刷新纪录。
各地经济作物不断接受高温干旱的严酷考验,身处临安的山核桃同样没能逃过此劫。
8月中下旬,临安市太阳镇鹤里村民们上山巡视核桃树,一脸忧愁,本应该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核桃林,望过去竟是一片光秃秃,叶子都落了,果子也结不住,路上铺满没熟透的山核桃,不少还裹着青衣。
鹤里村山核桃减产7成,新种的2万株树苗全部报废。昌化临安政府官网称,由于山核桃产量减产2/3,紧急损失多达两个亿。临安林业局办公室紧急公布统计数据,全市47万多亩山核桃林,共有47.1万亩受灾,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
不少当地80多岁的老人都在感叹,从未见过这么严重的旱情,临安有文献记载,上一次发生重旱还是1934年的时候。当时,官方表示,这算得上是临安山核桃80年不遇的一次大灾害。然而在此大劫背后,除了罕见的极端天气,还有别的原因值得深究。
在天然林中,植物们信仰物竞天择,蓄水能力与抗旱能力远胜于品种单一的经济林,这无疑给临安山核桃产业埋下了暗雷。农户们一味地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见缝插针地种山核桃树。岛石镇林农周师傅坦言,十多年间,家周边的田地没了,花生叶菜也连根拔掉了,山上的60株松树被砍个精光,最终换来了200株新山核桃树。
渐渐地,农户也略有所感。近几年,山核桃树生长的环境恶劣不少,山上的植被被破坏,土壤锁水量下降。早些年,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岳春雷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研究所去年专门申请科研项目,讨论临安当地的种植方式与生态环境。“临安当地的土壤含砂质,缺黏土,而且夹杂有碎石粒,本就不易储水,以往,大部分的山核桃树为野生的,后来林农们因为经营方式的改变,开始进行高强度的人工种植,林农为了采摘方便,又破坏了地表植被,这就进一步加重旱灾的影响。”岳春雷说,如今每年的秋冬季节,临安山核桃采摘结束,树叶飘落后,放眼望去,满山都是光秃秃的树干和沙石地,没有了植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