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件旧衣静静躺在仓库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12-13 09:35   

杭州市民捐赠的衣服干洗完毕,准备送给贫困户。

工作人员正在打包洗净的衣服。

这波冷空气的到来,让杭州冬意渐浓,愈发冷峭起来。

在为自己拢起冬衣御寒的同时,也到了筹集冬衣帮助更多人度过寒冬的节骨眼。

你应该还记得,今年4月1日起,杭州市民政局在市区每个街道(乡镇)共开设了50个捐赠点,并将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定为旧衣物捐赠日。

转眼,8个月过去了。市民的捐赠情况如何?被工作人员收下后的旧衣服,又是如何被处理的?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杭州市民政局帮扶中心、街道捐赠点和旧衣物的清洗公司,了解旧衣服的捐赠和处理情况。

8个月捐了6万余件

最受欢迎的棉衣只占三成

从今年4月1日,杭州市民政局的第一次接收市民的旧衣物捐赠至今,50个捐赠点已经开张了8次。

杭州市民的捐赠热情和爱心爆棚。光是4月1日一天,旧衣物捐赠就超过2万件。而到12月2日的第八次捐赠为止,杭州市民已经捐了6万件左右的旧衣物。除去已经常态捐赠出去的和社区留下用作日常捐赠的全新衣服外,已有4.5万余件送到洗衣公司清洗、整理、打包。

“活动的前三个月是高峰期,每次都有五六百件。接收完后,2个工作人员和4个志愿者还得再花两天整理。”下城区东新园社区主任戴青说,目前,他们每个月接收旧衣物的数量差不多固定在100件左右。

西湖区灵隐街道的情况差不多,“前三个月每个月都能收到1000件左右,现在每个月200件左右。”

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每个月的捐赠日,他们常常会被热心市民感动。“因为捐赠日都是工作日,前阵子,有个东方中学的老师特地赶在早上上班前,给我们送来二三十件冬天的棉衣。每一件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戴青印象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大部分热心市民会按照民政部门以冬衣为主、8成新以上的要求来捐衣服。“有些衣服还能闻到洗衣液的清香和樟脑丸的味道。”

不过,社区工作人员也会收到大量不符合要求的衣服,“一般情况下,除了内衣裤和过于破旧的,我们都不会拒绝。”戴青说。

就在两个月前,滨江区西兴街道的王妙凤收到了一个热心市民邮寄过来的旧衣服包裹。“箱子装得满满的,但里面只有两三件冬衣,剩下的几十件都是领子发黄磨破的T恤、完全松垮的棉毛衫等。”

“这也是市民的一份心意,我们还是很感谢他们。碰到这样的情况,拒绝伤他们的心,可收下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很矛盾。”

而记者通过捐赠统计数据也发现:从捐赠情况来看,以牛仔裤为主打的裤子占了两成,夏衣、线衫、毛衣等占了一大半,而最受困难群众欢迎的棉衣只占了三成左右。

经过清洗和包装,有些旧衣看着像新衣

旧衣物连带着自己的心意捐出去了,不少市民也很关心,我们捐的衣服最后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送到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手中?

记者从杭州市民政局帮扶中心了解到,今年4月启动旧衣物捐赠活动后,他们也同步开始招标选择洗衣公司。

今年7月开始,小天鹅康华洗衣有限公司开始对旧衣物进行清洗消毒包装。捐赠的旧衣服从各个捐赠点集中到位于下沙的洗衣公司。

“第一步是分拣。除非是破旧到已经没法穿的,一般有个四五成新的衣物都能过这关。”小天鹅康华洗衣有限公司的老总严小芳说,分拣后,衣服就按材质分干洗和水洗两种,分别进行清洗消毒和熨烫。

因为旧衣物数量庞大,洗衣公司又专门在下沙为旧衣物们租了个仓库。

11日上午,记者来到这个旧衣物仓库。一楼,几十个标有杭州市捐赠物品的白色编制袋鼓鼓囊囊地叠在一起,每个编织袋外都用黑色记号笔标上了“棉衣、裤子、毛衣”等类别。一旁,是等待整理打包的洗净衣物,堆成小山状,颇为壮观。

而在二楼仓库,两位大姐正在整理打包衣服:每一件都要捋平叠好,然后放进塑料包装袋里。嘿,还真别说,堆在一起时看着还有些杂乱的旧衣物,一经打理后,卖相就好了很多,蛮像商场里卖的新衣服。

正在叠衣的王大姐告诉记者,她们是被专门招聘来整理打包旧衣服的。就在说话间,王大姐顺手抽到了一件还带着商标的长款棉衣。“这件衣服好,拿到的人肯定毛开心。”王大姐的声音一下子兴奋起来。但她身边的工友对自己手中那件毛衣并不满意,“这件就不行,材质很硬,领口都磨破了,胸口还都是洗都洗不掉的油渍。”

而记者注意到,王大姐身后等待整理的衣服堆里,几乎是各色衣服都有。有几件棉衣大衣看上去还是崭新的,款式也都是时下年轻人常穿的那种,而边上就是一件老式碎花斜襟小袄,挺厚实,但布料已经洗得有些发黄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放在洗衣公司打包整理的有一万多件旧衣物,还有3万件已经打包好送去位于滨江的大仓库。严小芳说,为了让受赠者拿到时感觉更好,到了滨江仓库,他们还会把编织袋换成纸箱。

寒冷的天气里,他们最需要实在的冬衣

而除了储备在仓库里的旧衣物外,已经有一部分旧衣物通过日常的捐赠送到了需要的人群手中。

在位于杭州西兴街道的爱心家园,每周外来务工人员都会在这里领取走两三百件旧衣服。

“他们刚开始还不相信有能免费领衣服的好事。但领到衣服后,他们都特别开心,连声道谢。”王妙凤说,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向自己感慨,要不是有热心市民的爱心,他们恐怕这辈子都买不起这么好的羊绒衫。

据王妙凤观察,在所有的旧衣物中,最受欢迎的要数棉衣,其次是厚毛衣。裤子因为有各种尺寸,要的人比较少。“而年代太久远的衣服和太新颖的衣服,通常也不太受青睐。说到底,他们最需要的,还是实实在在能保暖的衣服。”

在杭州滨江区民政局的牵头下,还有1000件全新的棉衣已经送到了1000位急需棉衣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手中。

而在东新街道,旧衣物也会被挂在慈善超市里,送给困难群众。

“杭州主城区的居民对旧衣服的需求量不是特别大,不过送出去的10件都是棉衣。”戴青说,除了送去洗衣公司清洗的衣服外,他们也留下了部分全新的衣物,准备在接下来,分发给街头上的流浪人员御寒。

除了爱心,能否多一些将心比心?

我还记得4月1日第一次捐赠的场景,不少捐赠点已经排起队,每个居民都是大包小包。

这份爱心,弥足珍贵。

而时隔8个月后,当我站在洗衣公司的仓库里,除了感动,也挺感慨。

衣服不会说话,但心意都实实在在地写在上面。有的,厚实崭新。有的,虽然有些年头,但没有一点污渍,掉了扣子的地方都仔细缝上了新扣子……

但也看到这样一些衣服:断了一根带子的吊带衫、前胸后背都有破洞的针织衫、压了多年箱底,式样明显已经无法穿上街的旧外套……

当然,吊带针织衫补一补还能穿,旧外套一样保暖,为什么要在乎旁人眼光?

但我想,困难群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件能够御寒的衣物,更需要一份来自你的尊重。

就像在采访时,本报摄影记者在看到工人在把旧衣服一件件捋平叠好,放进塑料包装袋包装好时,感慨那样:别看都是旧衣服,这样一包装,还真比以前采访受灾地区,捐过来的衣服都是卡车直接倒在地上,让受灾群众挑选的感受好多了。

正因如此,我们也想借此呼吁:献爱心的同时,我们能否也多一些将心比心?

就拿捐旧衣服来说,捐衣前,我们能否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受赠者,是否需要这些衣服?毕竟,旧衣服捐赠也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不是单纯地出清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通讯员 俞洁玉 戴青 金叶 记者 纪驭亚/文 胡元勇/摄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