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个带着无数可能性和吸引力的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的视野。
历经数年发展,那些在杭创业的企业现状如何?他们的发展又存在哪些问题?
近日,拱墅团区委以拱墅区青年创业聚集区为样本开展了一次走访调研。
政策亮“绿灯”
让创业之梦照进现实
30出头的项书悦是杭州第一代大学生创业者中的代表人物,历经工作和创业的抉择。
2008年,在上海广告圈摸爬滚打了几年之后,项书悦回到杭州,因为他看到了“梦想实现的可能。”
“当时听说杭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我觉得时机到了。”2009年6月,项书悦成功在拱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杭州聚焰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在一路“绿灯”的帮助下,短短半年时间,公司营业额就达到80余万元。公司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怀揣似火激情的青年聚集。四年多的发展,“聚焰”已成为同行业中绝对的佼佼者。
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拱墅区已累计注册大学生创业企业508家,直接带动就业4100余人,有67家大创企业享受到政府创业资助326万余元,获得房租与物业费用补贴减免302万余元……
其中,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拱墅)于2009年4月成立。大学生创业企业使用总面积为15200 平方米,累计入驻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共141家,已毕业企业34家,创业带动就业千余人,销售收入达到1.1亿元,税收总额220万元。
缺钱缺经验缺素质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其实还很远
在蜂拥而至的创业队伍中,不乏众多失意者。
去年8月,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大创联盟曾联合工商、财政等部门发布“杭州市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总结了杭州大学生创业所遇到的几大共性难题,包括行业饱和、缺乏核心技术、抗压能力差、引人才难、融资渠道不畅、缺少创业管理经验等。这些问题在本次调研中也再次得到了验证。
“很多年轻创业者仅有一腔热情,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正确认识市场需求,驾驭市场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次调研报告主笔、拱墅团区委副书记王峰认为,这些基本素质的缺乏导致了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偏低。
此外,包括资金、扶持、服务等在内的客观原因也是他们创业路上的重重障碍。
“缺钱是肯定的。”王峰坦言,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资金是第一难题。由于创业项目一般具有一定风险,加之缺乏可供质押、抵押的担保物,贷款面广量大,分散性强等原因,风投、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多数望而却步。
而从政策扶持角度来看,部分创业计划能够成功起步的原因在于一个优惠的政策环境,然而政府创业干预政策并非万能钥匙,“一旦进入创业计划框架之外的市场环境,他们的竞争力就显得有所欠缺。”
此外,很多学校与社会各方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业指导中心只提供心态上的开解,缺乏专业性和市场性的指导。
完善机制 加强扶持 优化环境
打造真正的优质“创业天堂”
从量的累积到质的提升,青年创业其路漫漫。
加强组织管理机制建设,是拱墅团区委调研报告中的首要建议。报告认为,要通过建立青年创业人才库、青年创业项目库、青年创业数据库等途径,系统全面地推动工作发展。同时,还要加强理论研究机制建设和表彰激励机制建设。
“构建青年创业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王峰建议,从政府层面来看,应成立青年创业的专门研究机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体系,从而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通过拓宽青年创业融资渠道,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来提供全面支持服务;通过重视“回归工程”,构建创业培训和教育体系,培育一批能力全面的青年创业者,优化青年创业人才队伍。
而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以“导师带徒”等形式,帮助初创企业拓展社会资源,获得创业实战经验;通过开展创业理念引导、创业培训、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来帮助青年人提高创业素质。与此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与金融部门协调,出台利率及信贷扶持等相关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