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新河:一条河的记忆 一群人的呵护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10-20 06:44   

我家门前有条河 

依水而居的人们,在记忆中,都有一条河。

从1984年起,高雪梅一家搬到了古新河畔居住。那时候,家边的古新河,清澈见底,游动着小鱼,当阳光洒在水面时,金色波光粼粼,当微风吹过河岸时,银色流水哗哗……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越来越密集,河沿岸的违法建筑越来越多,各种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流入古新河,河水也变了颜色。不过,本世纪以来,随着沿线生活小区截污纳管工作的完成,河水又清了起来。而古新河沿岸公园的建设,种上了绿树和各种花草,让这一古老的河道重现了生机。

“每天上午,带着红袖章,沿着河边走一圈,偷排污水的,及时报告;网兜兜鱼的,进行劝阻;乱扔纸屑的,随手捡拾……”说起护河志愿服务经历,高阿姨眉飞色舞。她还带了相机,遇到好的、不好的事情随手拍下来。

在米市巷街道沿河的4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一位“河段长”,负责监测辖区水环境,并组织志愿者参与护河志愿服务。目前,米市巷街道已有150多人加入了护河志愿服务中,参与沿线环境的清洁。沈塘桥社区,70多岁的胡承富大伯喝着古新河水长大。十多年来,胡大伯和老伴一直义务清扫着古新河边的莫干亭,以他们的事迹为原型的漫画登上了古新路沿线的墙绘,相关的情景剧《最美夕阳红》还被搬上了舞台。

“根据拱墅区的要求,十个街道,各选一条河,每个街道主任当起了‘河长’。我就是古新河的‘河长’。”米市巷街道办事处主任林林说,“河长的职责蛮多的,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古新河出米市巷的断面水质要不能低于进入米市巷的断面水质。我们将推出有奖举报排污制度,一旦发现哪家单位私自将污水排入河道,将及时查处。”

齐抓共管 护好门前河

涂建敏

“河长”不是官,管得倒挺“宽”。

偷排污水的要管;网兜兜鱼的要管;乱扔纸屑的要管……除此之外,还要放手发动群众,让众多的市民志愿者一道参与进来。这么多的河道,白天夜间,没有大家一起参与,还别说,真有点管不过来。

开展清水治污,打造美丽杭州,建好更须管好。拱墅人护河的故事,更像是一支人与自然和谐共振的优美乐曲,奏出的是辖区居民齐抓共管、共创文明的好风尚。而所有这一切,源自每个人发自内心对这个城市的山水、河流以及公共设施的热爱。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伟 拱墅报道组 钟鸣 通讯员 汤纯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