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包”这个词,老杭州再熟悉不过了。最深的印象,就是要把自家门口的地扫干净。不过,从2006年开始,“门前三包”说得越来越少了。
今年,杭州城管委“老瓶装新酒”,提出了“门前新三包”。不是叫沿街的单位和个人再去扫地,而是让大家都来当管理者,一旦在家门口发现问题,就马上通知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杭州“门前三包”的历史
“门前三包”是哪三包?“一包”门前市容整洁;“二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三包”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设备和绿地整洁等。杭州的“门前三包”,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1984年,杭州规定,沿街、里弄两侧单位和居民住户各包干门前(从门口、墙根至人行道及周围)的卫生、绿化和秩序。
1991年,规定更加细化了。“门前三包”,要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2003年,施行《杭州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2007年以来,“门前三包”内容扩大,沿街道路保洁、绿化带上晾晒衣物、乱吊挂、出店经营、占道装修等。
直到2008年,杭州取消了单位门前三包保洁费;2010年,废止《杭州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
从此,杭州门前不再有“三包”。门前的市容环境,设施绿化,全都有环卫绿化部门包干了。
“门前新三包”提倡“自愿三包”
跟老底子的“门前三包”相比,“门前新三包”不是强制性的。
杭州各个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会跟沿街单位和个人签订《“门前新三包”自我管理承诺书》,然后再按照建设部《城市容貌标准》、《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注重自我管理约束,强化义务履行,倡导互动参与。
而签署这份《“门前新三包”自我管理承诺书》,完全按照自愿原则。
“门前新三包”的内容,跟“老三包”差不多,但是更加细化了:单位(个人)做到规范设置垃圾容器,规范投放生活垃圾,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规范设置店招店牌,规范经营行为,确保门前环境整洁、市容有序、设施完好。
另外,还要做到“门前三不”,即不污染周边环境、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影响街容秩序。
城管委将推出有奖举报
“杭州再次实行‘门前新三包’,并不是要沿街单位和个人,拿起笤帚,去门口扫地,只是希望他们对家门口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劝阻,及时举报,把不足现象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杭州市城管委市容中心副主任郑胜全说。
比如今年夏季的大旱天,绿化都快渴死了,光靠有关部门根本忙不过来。很多沿街单位和个人,就会早晚打盆水,给自家门口的绿化浇浇水,这就是“门前新三包”。
今后,如果再碰上极端天气,比如台风、雨雪、冰冻等,在突发应急状态下,沿街单位和个人应支持政府应急响应,帮忙做好应急排水、自觉做好责任区范围内的清雪除冰等应急保障工作,落实“自扫门前雪”,确保行人安全。
碰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拨打96310和12319,接下来,城管委还会推出有奖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