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公营,为什么走得这么难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08-28 06:35   

杭州出租车乱象要破题,“公车公营”将是发展方向

推广两年,8973辆出租车中“公车公营”的还不到一成

种种怪现象的成因有很多:轨道交通不发达,公共运力不足,乘客需求与供车之间矛盾突出;灰色用工的现状下,的哥们强烈的逐利心理……但是抽丝剥茧后,我们看到的是,出租车经营机制的复杂和混乱,管理失控。

我们曾经取道上海。上海是中国出租车行业的发祥地,已有百年历史。我们问策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马斐时,他总结了上海的几大核心经验。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

从曾经的经营权有偿拍卖一举拍到数十万元,到后来逐次下调,奖励经营权年限,出台《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等,近年来杭城种种举措,表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杭州出租车也要走公车公营(公司化运营)的道路。

但是,杭州目前有8973辆出租车,“公车公营”的不到一成。杭州出租车的“公车公营”之路,为什么走得这么艰难?

杭州的“公车公营”

为何来得这么晚

2011年,杭州试水“公车公营”。当年新增400辆出租车,公司和司机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员工化管理。

王师傅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今年32岁,衢州开化人,在杭州开出租车6年。最初,他和另外一人一起承包了一辆出租车。每个月交掉一笔9000多元的承包金(即份子钱),每人还能净赚4000多元。

2011年,王师傅听说杭州新投放的400辆新车要实施员工化管理,他毅然退掉了那辆承包车,为此他还赔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违约金。

王师傅成为员工已两年,对当初的决定一点都不后悔。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见图):以前一个月成本就要上万元,现在虽然一天的“份子钱”340元比之前要高,但是维修费用几乎不用自己出了,而且每个月公司都会给司机缴纳700多元的社保费用。

关于社保,王师傅感触特别深刻。肾结石是的士司机的职业病(怕上厕所不敢多喝水)。去年,王师傅治疗肾结石前后支付了5000多元医药费。幸亏公司给他交了医疗保险,最后他自己只负担了1000多元。

正因为有了这些保障,王师傅现在开车轻松了不少。“我以前承包车子那会儿,一心就想着趁年轻多赚点钱。每天早上5点多就出车了,一直开到下午4点半交接班,现在心放宽了,白班7点多出车。如果感觉吃力,就和公司申请找个替班,目前一周一休。车子出现问题了,直接送到公司指定的维修点,不用自己掏钱。要是路上出个事故,公司的人也会帮忙处理,比以前省心多了。”

员工制令人省心、的哥生活有保障、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也能提高,“公车公营”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杭州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公车公营”?

浙江省出租车行业协会负责人蔡关尧说,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上海出租车解放前就有,强生等大公司历史悠久,上海市又财力雄厚,公车公营似乎水到渠成。

事实上,上海市有出租车近5万辆,这其中95%的车辆都是公司化管理。上海出租车产权归公司,也确保了公司化的绝对比例。

相比之下,杭州基本上是先有车,再有公司。

1995年之前,杭州政府鼓励各行各业甚至个人投资出租车,出租车才开始发展。1995年确立营运证有偿拍卖,当时也是定价拍卖。2000年,杭州出租车权证浮价放开,最高拍到38.7万。

营运证有偿所得都归口政府财政。可以这么理解,此后杭州市政建设中也有一部分来自这一块的贡献。

而出租车经营权证作为公共资源,实施有偿使用、总量控制,是国际通用的做法。目前全国也就上海,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做到了营运证发放不收钱,公车公营。

推进公车公营

杭州已有了种种铺垫

不过,从杭州目前确定的思路来看, “企业化”、“员工制”肯定是杭州出租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杭州市政府以投放新车为契机,规范经营产权关系,使杭州出租车朝公车公营的方向发展。目前杭城新投放的出租车都要求“公车公营”,车归企业所有,企业与司机签订劳动合同,为司机购买劳动保险。

另一个契机,也许也是推广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那些有偿经营权到期后怎么办。

有偿经营权为十年,按理说早就应该到期。但是近年来为了淡化这种有偿取得的方式,政府通过奖励,使得很多出租车的经营权都获得延长。

比如,2003年启动的为了促进出租车辆的升级换代,从原本的夏利、桑塔纳更新至20万左右车价,2.0排量的红旗、索纳塔等,就能获得最长为7年的延长经营权奖励。

2009年,杭州在全国首创“5+1”管理制度,核心是将单车服务质量与经营权直接挂钩,通过车容车貌、服务质量、安全行车等方面的考核,给予经营权到期再配置的权利。

由此算来,大约要到2013年底2014年初,才有出租车辆经营权到期。按照当初经营权发放时的合同约定,届时将由政府将经营权回收。

那么下一步如何发放呢,杭州的原则和上海现行的方式类似,即跟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挂钩。上海的出租车牌照不招标,每一轮更新都是以公司服务质量投诉量来决定本轮更新比例,数量多少就看这个公司的牌子“够不够亮”了。

而今年1月1日,杭州开始实施《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被的哥们称为杭州“史上最严”,改变已经开始。

8973辆出租车

“公车公营”的不到一成

尽管政府有此引导,不少出租车司机也举手赞成员工制,但杭城出租车的“公车公营”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杭州目前有8973辆出租车,“公车公营”的还不到一成。

有不少人心存担忧。比如企业积极性问题。比如的哥意愿问题。

有一位公司老总说,原本车辆承包给司机,公司就相当于一脚踢了,除了收取份子钱,其他基本不管。

现在,公司化员工制,单单是每年保持10%递增的养老金缴纳这一块企业负担就很重。

另外,如果一旦司机出事故,公司责任就很大,所以,目前不少公司都已将出租车的第三方责任险投保至100万的赔付额。

而对于的哥来说,也有一部分司机不愿意投身公司,尤其是一些外地司机。他们家庭负担重,赚钱紧迫感强,“员工化”与“自己承包”相比较,每月大约少赚千元左右。他们也不看重社保,尤其是企业缴纳的养老金在全国范围内转移比较难办,令他们觉得这钱投保真没必要。

据悉,上海的公司化员工制目前也遭遇了另一个难题:劳动力资源。

众所周知,上海出租车一直以来都只招上海本地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质量有一定保障,但是上海的哥大多来自崇明岛,现在崇明岛的第二代生活条件好,也不再愿意做司机。

杭州出租车协会秘书长许增期说,据上次考察时,上海出租车行业协会也说到,如果不放开招聘外地司机,也许到2015年,上海的的哥就将相当吃紧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 肖菁 记者 孙晶晶/文 梁津铭/制图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