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员太少 收入待遇不高
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伴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经越来越呈现出需求大于供给的趋势。
据今年5月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按户籍人口统计,到2012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57.69万人,占总人口的17.87%,老龄化程度,与全国平均相比提前了17年。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浙江养老护理队伍却只有4万人,素质参差不齐。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养老护理队伍还在不断面临流失,究其原因,劳动强度大、压力大,工资待遇却不成正比,成为主因。
按理说,养老护理员需求这么大,工作强度又大,应该收入不错,为何工资一直涨不上去?
杭州下城区老年公寓坐落在应家桥社区里,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夏日绿荫包裹下,安静得只听得见蝉鸣和鸟叫。公寓前方的社区街心公园里,一边有两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正坐在轮椅上扇着蒲扇闲聊,另一边则有两个老大爷下着象棋。
记者走进公寓二层办公室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以院长不在,需要预约为由拒绝了采访。当记者尝试走近养老护理员询问下工资待遇时,工作人员则不允许记者靠近当事者,“你们应该问市里,市里是什么标准,我们就发放多少工资。”而后,又三缄其口,声称院长不在此处办公,不想多谈。
然而,记者在其它渠道采访了解到,公办养老机构一位护理员平时要看护8—10名老人,尤其对失能老人,更要24小时值班,并陪他们喂饭、换洗衣服、擦身等等。但一般的护理员月收入只有2300元左右。压力大,工资低,一直就是浙江养老护理队伍的难题。
据了解,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一张床位投入的费用在15万-20万,每年的维护费用包括人工成本在内,大约是1万元。这类机构一般有财政拨款,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民办养老机构,受成本影响,收费比公办机构要高。
目前的补助方式是“暗贴”,通过财政拨款,减少养老机构要负担的成本,相当于进入公办养老机构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费用优惠。补贴后,一张床位每月的费用是1500元。而民营养老机构普遍在2000元以上。公办的价格不高,民办的也就上不去。
而养老机构本身经营上的捉襟见肘,导致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提高也有许多不允许,“需求量大,总体收入待遇却不高,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员政府要求的基数是人均年收入2万8千,这里面已包含了养老保险。”杭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张喆认为,公办这个情况,民办的也不见得吃得饱,“市场决定了民办机构的收入。”
公办养老院:含保险护理员年薪才2.8万
记者又找到了位于朝晖二区26幢3楼的一个家政服务市场。“找保姆吗?”刚走到楼下,就被张阿姨拦住了去路,“可以先和我聊聊嘛,最后合适再上楼签协议。”
张阿姨介绍自己是千岛湖人,今年49岁,在杭州做家政已经五六年时间。在记者表明想给家中老人找个养老护理员时,“老人多大年纪?”“能自理吗?”“包吃住?”“需要和老人一个房间吗?”张阿姨忙不迭地抛出了一大堆问题,“每个家庭的条件不一样,习惯、要求都可能不一样,多了解一些更好。”
上到三楼,那里有十来家家政服务中介。记者随机进了“邻友家政服务部”,工作人员马上迎上来招呼。随即,六七个家政人员也鱼贯而入,团团将记者围了起来。
问到价格问题时,负责人陈桂女表示,如果老人能够自理,一对一护理,包吃包住,一个月价格在2300元左右;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则在2800元左右;如果谈得合适,价格还可以再商量。
在走访市场中,有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养老护理员短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待遇缺乏竞争力。医院里的护工,一对一陪护,每天基础价100元。家政市场,为个人服务的护工平均月工资2200元。在如此的收入落差面前,专职养老护理员职业显然缺乏吸引力。
而养老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在行业内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收入低,做几年就跳槽的人不少。“如果收入一直上不去,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大多数人都会考虑换个工作。”一位阿姨这样回答。
“这里谁有养老护理员证?”
这时,一位阿姨从随身包里掏出了“朝晖家政服务培训本”示意。
“什么证不证的,在这上两节课就有了。”另一个阿姨接话。
原来,这一培训本是由中介进行培训后颁发的。据了解,这些培训并无护理技能的指导,而是主要阐述要尊重客户,如何和客户好好相处等内容。
家政市场:“阿姨”们缺少养老护理培训
部门声音:心有余而力不足
张喆说,现在家政市场上的各种证书很多,但对于养老护理员这一块,他们认可的只有两个,“上岗证”和“养老护理员技术等级证”。据她介绍,上岗证是社会福利协会对护理员的免费培训,主要是培训护理技能,带有一定强制性,而等级证书则是由劳动部门颁发,分初、中、高三个等级,初级证书培训费1000元,中级证书则1700元左右。
“到2012年底,杭州市内持‘上岗证’的养老护理员已经达到75%,但技术等级证(培训)就很少有人会参加了。”
而在岗的护理员大多数年纪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加上部分护理人员觉得不受尊重,导致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直接影响养老服务质量,也使得不少护理员纷纷转行,杭州养老护理员的缺口越来越大。
对于规范市场和提高待遇,张喆说,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在2011年的时候,我们就提出过工龄补贴,做一年涨10元。对于持证的,给予奖励,相应报销部分学费;对于取得中级证书的,可享受中级工待遇。”
同时,张喆说,现在很多大专院校也设立了养老护理系,例如杭师大、树人大学等都有专门培养养老护理人才的系别。市场需要更多拥有专业护理技能的年轻人来加入,而如今社会上的养老护理工普遍年龄都在40岁以上。
“政府对这些学生也提供了一些优惠措施,比如毕业后从事5年以上养老护理工作的,大学学费全免。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坚持,毕竟从事这个职业是需要很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的。”
现状:工薪、技能,雇佣双方无法对接
养老机构中的护理员,难以从体系中获得高报酬,导致从业人员数量不多,已从业的也有一部分会转行。
伴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杭州家庭老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一直在上升。可现状是:有相当资质的家庭式养老护理员,因人数很少、薪资要求高,很多家庭吃不消。这就直接导致大量一般资质的保姆在支撑着这个市场。
不少家庭请一般保姆担任养老护理员,有很多烦恼。家住萧山区的刘女士说,他们夫妇经常出差,留下年过八旬的老母亲在家,不放心,但跑了几家家政公司,换了5个保姆,老人都不满意,硬是把保姆给退了回去。
问及不满意的缘由,刘女士说,不合适的原因看似很多,其实也有共性——老人年纪大了,爱唠叨,有时候还很挑剔,一碰上保姆干活不利索或做起事来毛毛糙糙,就着急。此外,保姆本身确实也存在问题,比如有的是不会说话,有的是做饭不好,还有的是没有照顾老人的经验,实在让人不放心。
雇主们有苦恼,现实中,阿姨们也有苦水。来自安徽的王阿姨就满腹委屈。2010年,她来杭州打的第一份工就是照顾80岁的杨爷爷。她说因为自己家里老人多,父亲又常年卧病在床,所以她是很有经验的,每天为杨爷爷翻身、擦屎尿、换衣服、换床单不说,还定时为他按摩手臂手掌。即便照顾得不错,一年合同到期后,杨家还是决定换掉她。
王阿姨说当时的月工资是1800元,“像我这样有经验的1800元太贵了,普通的保姆当时最高也就1200元到1300元。”王阿姨说,她走的那天,杨家还很抱歉地解释:“谢谢你,但是老人家节俭,我们私下里也一直骗他说只给1000元一个月。”
王阿姨说,后来她通过中介又去了一家,但是那家老人特别难照顾,吃饭、吃菜、喝粥都要换不同的碗,一顿饭下来一个人用的碗筷超过三个人的量,还经常觉得她做的饭菜不好吃。王阿姨觉得,老人常指使她做这做那,但常常不满意。“真是太累了。”又干了一年,王阿姨辞工了,从此,她就再也不愿意照顾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