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城”原来美成这样 疑似南宋西湖全景图首次在国内亮相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07-11 07:38   

  (《西湖繁胜全景图卷》局部)

  画卷发现人陈珲讲述发现经过。

 

① 大佛寺旧址今貌。

16米写实长卷见证南宋杭州“湖山之乐”

现收藏于美国华盛顿福瑞尔美术馆

延伸阅读:印象“南宋西湖全景”

北山路28号,有一条长长的上山石阶,一共90级。石阶略陡,被岁月打磨得很光滑。

顺着石阶走到头,就是当年的大佛寺,南宋时期人们称之为兜率寺。如今这里早已成为民居,院内长满杂草,当年的大殿早已被焚毁,台阶暴露在毒辣的太阳下。杭州文史学者陈珲说,这是清朝时期重建的遗迹。宋时的大佛寺,早已不复存在。

目光往宝石山望去,不到10米的距离,就是当年的“地标建筑”大佛头。佛头早已面目全非,但形状还保留得较为完整,佛像的肩膀部分清晰可见,虽已湮没于百姓人家中残破不堪,却依然带给人震撼。

“大佛头本来是一块石柱,当年杭州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秦始皇揽船于此柱上。北宋徽宗时期被人雕刻成弥勒佛像。南宋时期,这里非常热闹,远远就能看到这个大佛。”陈珲向记者讲述着大佛头的历史。千年来,大佛头屡遭磨难,鼎盛于南宋时期,却在元朝时遭受灭顶之灾,明朝复建后,又于太平天国时期被毁,清末太虚大师修复了其中的弥勒院,然而往后的战乱又让大佛头泯然世间……

正是因为呼吁保护古大佛寺,陈珲苦苦寻找宝石山宋代大佛头的图像资料,并在一本书中发现了《西湖繁胜全景图》的极小片段,从此开始了她对《西湖繁胜全景图》的研究。

昨天,“发现南宋院画《西湖繁胜全景图卷》”新闻发布会召开,这是南宋西湖全貌首次在国内呈现。

800多年前的西湖在我们面前,慢慢展开画卷。

西湖全景图深藏美国博物馆

800多年前,南宋画师用写实的笔墨记录了繁胜的西湖——

那湖有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湖堤春色,有“长桥不长、断桥不断”的桥头胜景;

有诗云西湖之夏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接天”的还有湖畔的亭台楼榭,万顷飞檐,借景西湖,各显精巧;

有如“浮桥”的西湖画舫,栉比如鳞,藏歌贮舞,怎一个热闹了得;

湖边还有风筝与柳枝的迷藏,有游人信马由缰的闲趣,有风雅文人和小货郎的擦肩邂逅;

那湖朝昏晴雨皆能入怀,果真如苏东坡诗中所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因为画中的西湖实在太繁华了,于是,我就把这幅图命名为《西湖繁胜全景图卷》。”陈珲说,这幅画并没有名称,是她自己命名的。

巧遇源于2009年。时值春节,陈珲带着远在美国的姐姐、姐夫去宝石山游玩,他们看到了大佛头以及残破的弥勒院。姐夫是美国人,对大佛头很感兴趣,却不解为何大佛寺沦落如此。

“当时姐夫就问这里的人,为什么没人保护大佛头。人们说这里马上要拆了,搞棋牌室或者会所。”陈珲说道,作为在考古界摸爬滚打多年的文史学者,陈珲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她决定立刻动笔,将大佛寺的历史地位、价值写成报告发给了市里相关部门,希望可以保护大佛寺。

“写报告要严谨,就要查资料,宋时的大佛寺是怎样的?明清时又是怎样的?”陈珲说道,她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还寻找大佛头的图像资料。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她在书中发现了一幅收藏在美国福瑞尔美术馆的中国画——《西湖清趣图》中的片段,图中的大佛头清晰可见,这让陈珲兴奋不已。

惊喜还在后面。2009年11月,陈珲在报纸上得知美国福瑞尔美术馆的馆长戴维·霍格博士来浙大做学术交流。当晚,陈珲就赶到浙大,在与戴维的现场交流中,陈珲提到了《西湖清趣图》。没想到,戴维居然拿出了一卷画卷彩色复印件,把复印件联在一起,竟然就是一幅完整的西湖全景图。

“当时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没想到竟然有这样一幅画。我之前看到的画只是其中的二十八分之一!”回想当时的情景,陈珲依然难掩激动之情,“当时美国人还跟我争,说这个是明代的画,我说这肯定是宋代的,因为图中所绘景象之繁华,只可能是当时作为皇都的南宋杭州才会有。”

③ 大佛寺旧址今貌。

② 大佛寺旧址今貌。

它是《清明上河图》3倍长

《西湖繁胜全景图卷》描绘的是南宋时期的西湖全景。陈珲说,这是一幅描绘南宋西湖全景的超长写实画卷。

它有多长呢?陈珲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做对比:《清明上河图》有5米长,用长卷的方式,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自然风光和繁华市井生活。

《西湖繁胜全景图卷》也是长卷,它从钱塘门开始,逆时针环西湖边一周,再回到钱塘门,把沿着西湖周边的风景都细致地描绘了下来。它的长度有1581.6厘米,近16米,是《清明上河图》的近3倍。

在这幅长卷中,很多西湖边的景点,一眼就可以认出:比如保俶塔、断桥、白堤、苏堤、雷峰塔等等。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众多西湖胜景。“把它称为南宋版的《清明上河图》也不为过。”陈珲如是评价。

此画出自南宋画院?还是民间画匠之手?

宋代的宫廷画极为兴盛。在宋室南迁后,赵构怀念当年的辉煌,在离皇宫不远的望江门,又建起了南宋画院。西湖十景的命名,就是起源于南宋宫廷画家自拟的画题,著名的画家李唐、马远、夏珪都是画院派的。

在初见这幅画的片段时,陈珲就认为这幅画出于南宋院画的高手之笔。“章法高度简洁,画风工整规矩,没有很张扬的个性,找不到笔意纵横恣睢之处。”这些特征符合南宋院画的风格。

陈珲还在这幅长卷中找到了很多的南宋特征。比方说,画中有几艘身材长长的船,形状古怪有点像小火车。陈珲说,从史书上来看,这么稀奇古怪样子的船只,只出现在南宋后期理宗、度宗时代。“之前没有,之后也没有。”

再比方说,画中的水月园是南宋时西湖的著名景点。南宋亡后,水月园就逐渐荒废,明代时已不复存在。出现此景,必是南宋后期的画作。现存再晚些时候的南宋西湖图中均无此景,且明清西湖图中此处已空无建筑。

后来,有机会见到全图后,陈珲更坚定了当初的判断。“画中显而易见的南宋特征,比比皆是。”比方说,钱塘门九曲城、大佛头、钱湖门瓦子……画中的景物和南宋文献的记载相当契合。

不过,古画准确断代多有争议。就连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有人认为不是北宋时期的画作,而是元初的作品。也有学者对《西湖繁胜全景图卷》的断代提出质疑。

“我看了此画,认为风格不像是南宋画院派的。”著名画家、多年从事南宋绘画研究的傅伯星说,南宋画院后期的代表画家是马远和夏珪,以至于别的画家都向他们的风格看齐,特别是向马远的风格看齐。但这幅《西湖繁胜全景图卷》和马远的风格迥然不同。“我觉得它应该是南宋民间画家的作品,功能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西湖导览图。”

谁能把原画请回杭州?

虽然对这幅画的确切断代有异议,但是,没人否认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陈珲说,这幅画的历史价值甚于其艺术价值:所有入画的景物,都可以考证出南宋时的名称及其历史,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这是一幅真实记录当时实景面貌的画卷。”陈珲说道。《西湖繁胜全景图卷》也证明了一点:我们现在游玩的西湖,和800多年前南宋的西湖的大致形貌相差不大。

傅伯星说,这将是研究南宋西湖的一个重要的文史资料。

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朱祥林对这幅画作出高度评价:“以前的南宋西湖图都是示意图,对西湖周围的描写很空,不确切,这幅图不一样,很具体。”朱祥林曾研究过南宋末年权臣贾似道的主宅位置,当年理宗皇帝送给他这套房子的时候,贾似道在熙然台上刻了50多个字,记录了皇帝将房子送给他的经过。如今过了几百年,贾府早已灰飞烟灭,但是刻字的石碑应该还存在于宝石山上。朱祥林曾联系岳庙管理处一起寻找,怎奈无迹可寻,书中虽记载是在当年的炼丹台附近,可是炼丹台又在哪里呢?如今看了这幅图,图中清楚记载了炼丹台的方位,朱老心中豁然清晰:“我猜想(石碑)可能就在现在的初阳台那片吧!”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复多亦感慨良多,“通过这幅图还可以做很多研究。当年南宋的建筑风格、市井文化怎么样,这幅图就能告诉我们。”

会上还有不少专家提出,这幅图的历史价值绝不亚于《清明上河图》,要想办法将真迹请回中国。召开研讨会,邀请学者一起来研究。为研究南宋西湖,保护南宋临安城,提供更多的现实依据。

  文史专家朱祥林观摩画卷彩图复印件。

先得楼

西湖边酒楼生意特别好

九曲城下通道的东侧商铺楼中间,有一座很气派的高楼凸显着,楼上挂着一面大酒旗,迎风招展,上面书有4个大字“钱塘酒库”。老板为了招徕客人,又做了条长条的幌子,介绍里面好酒好菜供应。南宋时,人们没事喜欢去酒肆喝点小酒,放松放松,就像现在的人们爱泡吧一样。

这应该是临安城一边看风景一边喝酒最好的馆子了吧。因为,西湖风光尽入眼帘,二楼风景更佳,窗户都被窗棍支起,屋内通透明亮。看得出来,这里的生意不错,客来客往,络绎不绝。

这座酒楼叫先得楼,是不是因为和西湖那么近,近水楼台,才叫先得楼呢?先得楼就是古望湖楼,北宋时苏东坡就爱去这里把酒吟诗,著名的“望湖楼下水连天”吟的便是此处佳景。南宋这里也成为很多名人爱去喝酒的地方。不过,它的位置并不在现在我们看到的望湖楼。根据这幅图,似乎正是望湖宾馆附近,纯属巧合。

九曲丛祠

岳飞尸骨最早的埋葬地

抗金英雄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在他遇害后,好心人隗顺找到他的尸体,背着尸体翻出城墙,葬于九曲丛祠边五显庙旁的一块菜园里。并且,随岳飞一直下葬的还有他随身佩戴的一块玉环,棺材上刻有“棘寺”(即大理寺)的印记。为了方便寻找,他还细心地在岳飞的坟前种上两株橘树为标记。正是这些,让后人找到了岳飞的遗骸。

绍兴三十二年(1162) 七月,宋孝宗下诏为岳飞等平反昭雪,以五百缗高价悬求岳飞遗骨,于是,隗顺之子把他父亲藏尸的地点告知官府。10月,人们从九曲丛祠找到了岳飞遗骨,并按照官职一品的墓葬规格,将岳飞改葬于栖霞岭下。从此,九曲丛祠扬名天下,来此凭吊者历代不绝。

在《全景图》中,就能找到九曲丛祠。这解决了一个困扰学术界已久的历史难题——岳飞最早葬在哪里,从此真相大白。

水月园及大小吴园

南宋临安城里的“拙政园”

在保俶塔崇寿院南面,大石佛院与十三间楼西边,有一长围墙拦着的湖滨美丽大花园,园中有堂、屋、轩、亭、榭、长廊等建筑错落于山坡上,更有各种奇花异木争艳斗芳,而湖边的桃花正艳,成排的柳树依依垂枝,连为浓荫。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中,有许多游人正在园内的池塘西岸上游览。

水月园是南宋时人气游览目的地,虽然它是私人园林,不过这里算是半开放的。平日里,老百姓也可以进去游玩。园中有水月堂,可俯瞰平湖。此外还有瀛燕堂、玉林堂等。园中到处花木扶疏,临湖前列万柳。但南宋亡后,水月园就逐渐荒废,明代时已不复存在,美轮美奂的水月园遂成为镜花水月。

除了水月园,南宋的名园还有不少,总宜园、大吴园、小吴园,南宋名园多借西湖美景而各有特色,《梦粱录》曰:“杭州苑囿,俯瞰西湖,高挹两峰,亭馆台榭,藏歌贮舞,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

西村唤渡处

西泠桥原来不是桥是渡口

这个地方正位于孤山的西北角,大致现在西泠桥的位置。不过,这里不是桥,而是一座造型奇特的水门——建筑就建在水中,以竹木所构,中有一水门,如果水门开着,船只就可以通行;如果关闭,船只就无法进出。而且,当时,西泠桥还没有建起来,人们要到孤山,还得摆渡。因为旁边有个村子,叫西村,所以这个渡口就叫西村渡口。自从南宋陆游写《游西村》“昨夜雨多溪水浑,不妨唤渡到西村”句出后,人们又将此处称为“西村唤渡”了。

钱湖门瓦子

南宋临安城的“商业航母”

生活条件好了,娱乐业自然也就发达,当时的娱乐场所叫瓦子。

临安作为南宋的京城,瓦子发展得很兴盛,城内外瓦子多达23处,钱湖门瓦子就是其中一处。这个地方正是马可波罗兄津津乐道的古代“商业航母”,集餐饮、娱乐、商业、休闲、住宿为一体。《东京梦华录》记:张廷叟孟子书、小唱、嘌唱、杂剧、杖头傀儡、小杂剧、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杂手伎、球杖踢弄、讲史、说五代史、小说、散乐、舞旋、小儿相扑、掉刀、蛮牌、弄乔影戏、诸宫调、商谜、说诨话、叫果子等等。

除了看表演找乐子外,老百姓还可以在这里买各种杂货零食和美酒,而外来的客人也可以在此住上几日,很多富家子弟在此一掷千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实习生 赵典 记者 边晓丹 文 记者 曾瑞阳 摄 司春华 视频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