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穿凉鞋的孩子被电梯夹脚的事故各地频发
记者在杭州闹市区观察,家长不在时小朋友乘电梯往往花样百出
电梯“咬人”,在这两年已经不算新闻。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的新闻见诸报端。就在上周六,杭州就发生了一起自动扶梯夹住小孩鞋子的事故:一家三口在逛商场时,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的脚被自动扶梯夹了,脚上的凉鞋都被夹破了,所幸受伤不重,只是没有伤到骨头。
就在这个月,重庆和广州均发生过类似的事故,不过后果要比杭州这起严重得多。
“六一”节马上要到了,别看乘电梯不是多复杂的事情,但还真是一个“技术活”——
今天,大型公益行动“百城万校”儿童安全乘梯流动宣传活动将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正式启动。该活动由国家质检总局、教育部联合主办,旨在向全国100个城市的1万所学校传递安全乘梯知识,第一站就放在了杭州。
乘电梯时哪些动作属于危险动作?哪些细节是你的孩子平时忽略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是平常事,越容易让大家放松警惕。
虽然电梯咬人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但杭州的小朋友们乘坐电梯的时候守不守规矩,有没有按照安全的方式来乘梯呢?
昨天下午,记者在杭州闹市区的地下通道扶梯、地铁站扶梯转了一圈,发现有家长陪同的小朋友坐电梯的时候还是挺守规矩的,而没有家长陪同的小朋友就有点“自由发挥”了。
在地铁1号线武林光场站B出入口,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牵着妈妈的手在乘电梯。这里的扶梯比较长、比较陡,速度也比一般的扶梯要快一些。
乘在电梯上,小男孩挣脱妈妈的手,想趴在扶梯的扶手上,一边的妈妈黄女士说了他两句,小男孩又乖乖地站好了。“我们也看了报纸,前两天有孩子的脚就被夹了,所以这几天都特意给孩子讲这方面的知识。”
在E出口,记者碰到两个刚放学的安吉路小学二年级的女生。两个孩子一人靠着一边的扶手,脚还在梯级旁边的毛刷上不停蹭着,而这个动作正是让很多小朋友被电梯夹脚的原因。
浙江省特检院电梯检验所所长毛晓松说,夏天乘梯的时候穿凉鞋的小朋友多起来了,大家更应该在乘梯的时候注意安全。
下面我们就请毛晓松来讲讲小朋友们乘电梯时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等电梯时,千万别倚靠电梯门专家意见:万一电梯出现故障,轿厢没有下来而门却自动打开,倚在门上就很容易跌进井道里去,这样的悲剧不是没有发生过。正确做法:等电梯的时候应该离门远一点比较好,门打开了也不要着急进去,先看一下轿厢有没有跟着下来。各位拇指族,也千万别抓紧时间在这两分钟低头看手机。
●如果电梯正在关闭,不要用手挡门、扒门专家意见:门是电梯所有部件中很灵敏但是也很容易受到损害的部件。如果在用手挡门时,电梯门恰好出现了故障,有可能把人夹住,然后轿厢往上或者往下运动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死事故。正确做法:等待和乘坐电梯时,不要将手放在门板及各种缝隙处,防止门板开启、关闭时挤伤手指。即使在等候他人时,也勿用手或身体挡门,应该进入电梯之后,按着开门按钮等人。
●不要把尖锐物插入扶梯缝隙中专家意见:像伞的尖头如果直接放在梯级上,有可能落进梯级之间或者梯级和梳齿板之间的缝隙,导致电梯突然停机,电梯上的行人会因为惯性向前摔倒。正确做法:在步入扶手电梯时,一定要大步跨过梳齿板,步入阶梯中央位置,否则容易发生刮擦,导致意外发生。过长的裙子、丝巾、裤子以及柔软的鞋子(比如某些凉鞋、橡胶套木底鞋、“洞洞鞋”等),在乘梯前要整理好,确保不被梳齿板卷入。
●电动扶梯上,千万不要反方向乘坐专家意见:很多调皮的小男孩会在扶梯上倒着乘梯,其实这样很容易摔倒造成事故。正确做法:乘扶梯的时候,脸一定要朝向扶梯运动的方向。
●乘电梯时,不要去触碰围裙板和毛刷专家意见:自动扶梯运行时,梯级向上或向下运动,而防止人掉出去的围裙板是固定不动的。围裙板和扶梯的梯级之间本来就有很小的缝隙,刚出厂时这个间隙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但自动扶梯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形变。而如果大家反复去踢围裙板,这个缝隙会变大,就有可能会夹到脚。特别是有些孩子常常喜欢用小脚去触碰围裙板和毛刷,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鞋子就很有可能被卷进这条缝隙里。专家说到这里时,记者还记起了2011年发生在万象城的一个新闻:当时5岁半的欣欣跟爸爸妈妈去杭州万象城吃饭。可在乘电梯的时候出现了意外:欣欣的洞洞鞋突然卡进了电梯里,为了救出这只鞋子,欣欣伸手去拽。没想到,细嫩的手指被电梯夹伤,不得不被送入整形医院,进行手术。正确做法:带孩子乘坐自动扶梯,家长要确保孩子的双脚一直站在黄框内,并牵住孩子的手。另外,尽量不要让孩子穿着洞洞鞋去坐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