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海路的地下,埋着一段古海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05-30 08:03   

石块间的小孔被灌注铁水,凝固后石块就固定在一起。

古海塘底部,还能看到不少露出一截的木桩。

专家判断:这段古海塘应该是明清时期的“鱼鳞石塘”,乃杭州人的独创

小孔灌铁水、缝隙塞“胶水”,古人防水防渗漏的筑塘技术很强大

相关部门表态:此处古海塘遗迹,不仅要保护还要展示推广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这是唐代诗人罗隐笔下的钱塘潮。

钱塘涌潮蔚为壮观,可古时也曾害苦了两岸的老百姓。不过,聪明勤劳的杭州人也想出了抵御潮水的方法,那就是修筑堤坝,也称海塘。

可惜的是,这些坚实的古海塘,由于江道变迁、治江围垦等原因,现存无多。据了解,现存的钱塘江古海塘包括北岸海塘和南岸海塘两部分。

不过昨天,本报热线接到一条让人怦然心动的读者来电:在杭州老杭海路的一处空地上,发现了一处古海塘,据说年代久远。

挖地数米

埋于地底的古海塘露了真容

在老杭海路一处矮墙围砌的空地里,记者终于发现了读者所说的古海塘遗迹——

这是一处已经深挖下去近4米左右的大土坑,乍一看貌不惊人,但细看下去就能发现土坑里别有“洞天”:一个上窄下宽,呈梯形建造的建筑物出现在土坑里。建筑物已露出土层,所能看见的部分共有10层,看起来就像一段阶梯,每一层都由几乎一样大小的长条形石块堆砌而成。

记者目测估计,每块石块大约长1.5米左右,宽40厘米,厚30厘米。我们注意到,在梯形建筑物的最上层,石块与石块之间还有凹槽拼合而成的小孔,而石块与石块紧贴的缝隙之间还有一些白色的物体。

来到建筑物的正面,我们发现了更有意思的情况,原来梯形建筑物石块堆叠的方式也有讲究。从上往下,我们看到第一层石块是横向排列放置的,第二层则变成了竖向排列,第三层又变成了横向排列。在所见的10层里,条形石块都是如此这般横竖交错叠放的。

还有一个发现也挺人费解的,在梯形建筑物正前方的地面上,还有不少深埋于地下的木桩,这些木桩刚好露出一小截在地面上。

这些木桩究竟有什么作用?这个梯形建筑是否就是古海塘?我们了解到,这块空地将用来修建九堡文体中心。于是记者找到了负责单位,杭州市江干区文广新局。

文广新局的凌副局长告诉记者,这个梯形建筑就是古海塘遗迹。记者目前所见的,正是文广新局请来文物考古专家进行初步勘察的结果。

防水防渗漏

古人的筑塘技术很强大

堆砌古海塘的石块每一块都有1米多长,而且切割十分工整,没有先进工具的古人是如何办到的?还有石块与石块之间的小孔又有什么玄机?建筑物前方的木桩又有什么讲究?

带着这些问号,我们采访到了此次考古勘察的专家,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郎旭峰老师。

郎旭峰告诉记者,这段古海塘条石横竖隔层叠放的筑塘技术,有个学名叫做“鱼鳞石塘”。这种技术是在明嘉靖年间,由杭州人想出来的,这在世界海塘建筑史上都被认为是一项杰出的创造。

它的建造工艺十分精巧,一般都用上千斤的重条石逐层上叠,像鱼鳞一样。

记者在杭海路现场看到,露出土面的垒石有10层。至于这段古海塘一共有多少层,郎旭峰说目前还说不准。“我们曾在秋涛路挖掘出过类似的古海塘,但是我们挖到地下10米,还是没挖到古海塘的最底层。”由此郎旭峰大致推测,这段古海塘的年代应该在明清时期。

至于海塘最上层石块与石块间的小孔,郎旭峰告诉记者,古人在垒完最后一层石块后,就在石块与石块间的这个小孔里灌注铁水,凝固后石块与石块之间就被牢牢固定在一起。而石块与石块之间缝隙里的白色物体,则很可能是古人在缝隙里填筑了糯米汁石灰等物质的混合物,用来填补石块间的缝隙,有点类似于现在用来填缝的胶水。它的作用就是让石块与石块之间粘合更紧,防水防渗漏。海塘是用来抵御钱塘潮的,如果海塘漏水后果可想而知了。

那么这些大小划一的大石块又是如何切割的呢?

郎旭峰说,这些石块都是沙岩,在刚开采出来的时候,硬度并不高,一般的铁质器具就能对它进行切割,开采出来一段时间后才会风化变硬。所以当时可能一开采出来后就加工成统一尺寸了。至于海塘前方刚露出一截的木桩,郎旭峰认为,一来有加固海塘的作用,二来木桩立于海塘前,大潮汹涌而来时,先拍打到木桩上,也对海塘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另外可能还有防止渔船撞击到海塘的作用。

沧海桑田

古海塘现存不多

下宽上窄的建筑造型、用铁水浇铸加固石块、还有条石横竖隔层叠放,古海塘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这处古海塘发现地位于老杭海路,也就是说,在修筑古海塘的当年,在海塘的外侧就已是滩涂,再过去就是钱塘江了。站在古老的海塘前,抬眼望望周边的高楼大厦,瞬间体味到了时间无涯的荒野里,那些沧海桑田。

郎旭峰告诉记者,根据一些文献资料,古海塘可能从杭州转塘一直修筑到了上海附近。可惜的是,这一坚实的古海塘,由于江道变迁、治江围垦等原因,现存无多。

曾有资料显示,现存的钱塘江古海塘包括北岸海塘和南岸海塘两部分,其中北岸海塘,大致西起西湖区转塘镇狮子口村,经梵村、闸口、南星桥、碑亭边,再沿秋涛路、杭海路一直到九堡、乔司,并与海宁段相接;南岸海塘,因为在萧山城北,所以历史上又称“北海塘”,也是断断续续,无法成型。

古海塘遗迹

不仅要保护还要展示

有人担心,这处古海塘会否得到保护?答案是肯定的。江干区文广新局凌副局长告诉记者,就是考虑到老杭海路附近可能存有古海塘遗迹这个因素,所以在开工建设九堡文体中心之前,特意请来了考古专家对这一地块进行先期勘察。而现在古海塘的出现也许正是一份宝贵的礼物。

“古海塘一定会保护,而且不仅要保护,我们还要进行展示推广。”凌副局长告诉记者,考古专家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考古挖掘,根据勘察情况相关部门将研究制定保护措施,结合文体中心建设的同时,对古海塘进行保护性展示。

2008年

石塘路上也发现过海塘

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亦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重要屏障。海塘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

2008年2月,江干区采荷街道夕照社区的石塘路上,也发掘出了一段用条石筑就、并以铸铁榫头连接的海塘。当地老人称,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古海塘,并记得“海塘上窄下宽,呈梯形建造,顶部要高出现在路面五六米”。后来这一带围垦变成了居住地,海塘被刨掉了好几层,剩下的最后埋在了石塘路下面。如今海塘遗迹只剩几户民房门口曾是海塘材料的青石,以及一座飞檐翘角的石亭。

这种条石横竖隔层叠放的筑塘技术,有个学名叫做“鱼鳞石塘”。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王丽/文 吴崇远/摄 梁津铭/制图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