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是冬至 冬至大如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2-12-18 06:33   

周五是“冬至”节气,这在我国民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甚至可以和春节比肩。

古人重视冬至,主要是因为到了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是天地混沌,阴阳相争的关键时刻。周朝时,曾经以冬至为一年之首。即使到了现在,在不少地方还把过冬至当做“过小年”。

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杀一只公鸡,称为“杀年鸡”。据说这个风俗是人们为了纪念助周灭纣,庆祝推翻纣王的暴虐统治,“鸡”与纣王的宠妃“妲己”的“己”谐音。

江南地区有个旧俗,在冬至前一天要饮酒贺节,称为“分冬酒”。直到现在,每年这时,苏州街头巷尾还能买到香郁可口的冬酿酒。

讨个彩头

吃碗年糕年年高

“冬至大如年,皇帝老倌要谢年”,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吃了冬至夜饭,就又长大了一岁,也叫“添岁”或“亚岁”,和年夜饭的“辞岁”是一样的寓意。

“添岁”前的晚饭吃什么,也是一件非常要紧的事。

北方流行吃饺子,生怕“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江南有些地方吃的是汤圆,“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而要是问一个老杭州,他会想也不想地回答你:当然是年糕喽!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

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有人说,杭州人吃年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建好城池,并留下话:如果有一天吴国遭难,人民饥苦无着,可在东门下掘土数尺,就可救民饥。后来,伍子胥遭谗身亡,越国进攻吴国,一时民不聊生,饥民遍野。大家想起当年伍子胥的话,拆砖挖城,发现基砖是用糯米做成的,蒸熟就能充饥,饥荒因此缓解。后来,每到年关,人们就做砖头样的年糕来纪念他。

现在菜市场、超市里买的年糕大多是机器打造的;想吃雪白、香糯的手工年糕,只有往近郊的农家里去找。

去年冬天,转塘外桐坞村恢复了打年糕的习俗,连着打了几天分给村民,有市民、游客去,也可以免费品尝,想吃多少吃多少。昨天问了问,今年村里还打算继续打年糕,只是要等到元旦前后。

村民李洪海,今年60多岁,自从20多岁时跟着上一辈的大人学会打年糕后,年年岁岁都在家里打。前几年打得多一些,至少两三百斤,能吃上整个冬天,过了元宵节都还吃不完。现在吃不了那么多,每次最多打上四五十斤,也够一家人吃上好久。

前几年的冬天,在龙游农家乐里见过一次打年糕,他们当地人也叫“搡年糕”。淘米、碾米粉、上笼蒸,然后放到石臼里打,还要年轻小伙子用捣子头用力捣,这一步也叫“搡年糕”。杭州话里也有“搡年糕”的说法,除了做年糕的这一步,还有一个意思说的是,一个人平躺,四个人抓住那个人的手和脚,把他整个人甩起来,然后扔到地上,和做年糕的动作有点像。

浙江出了名好吃的年糕,萧山、诸暨的应该排得上。中国杭帮菜博物馆的大厨汪震宇说,这两个地方的年糕,吃着比较有韧性,炒炒不容易糊。年年这个时节,他们都会到诸暨的农户家里去订做一批。

也有人说,江南最好的年糕,在宁波附近的上虞玉水河边,也就是祝英台的故乡梁湖镇,至今在宁波还能见到“正宗梁湖上白水磨年糕”的招牌。

据说以前一般人家里炒年糕,配的是青菜和肉丝,最常见的是黄芽菜肉丝炒年糕;大户人家配得更高级一点,要配冬天最时令的冬笋丝、韭黄和肉丝。而我们的邻居上海人,最爱的则是塌菜炒年糕,色泽墨绿、口感厚糯的塌菜,配上软糯的年糕,也是一绝。

周五冬至这一天,中国杭帮菜博物馆要恢复老传统,请大家来吃年糕。大厨热气腾腾地炒一大盆肉丝冬笋炒年糕,大家每人一份热乎乎地吃。现场大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冬腌菜。不过活动名额有限,报名电话:81398200。

周末预计有扫墓高峰

各公墓停车信息供你参考

冬至这一天,很多杭州人会去扫墓。按照南方的习俗,冬至和清明一样重要,要祭奠亡灵,怀念故去的亲人。寒冷的冬至夜,一大家子人也都会聚拢来一起吃饭,有些人家还会为已经离去的亲人摆上一副碗筷,以表达对他们的想念。

今年冬至的扫墓高峰来得有点早,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南山陵园,扫墓人群已超过17万。预计,12月21日、22日、23日扫墓人可能最多。根据情况,一般上午9点-11点、下午2点-3点,去陵园祭祀的市民最多。建议这三天有扫墓计划的市民,最好在9点之前,或者下午3点以后前往,但也不要天亮以前就去,不安全。

另外,冬至当天,最低气温只有5℃,可能还有小雨,所有的陵园都免费准备了热开水。还有一点要提醒,所有的陵园都禁止鞭炮祭祀。

以下是杭州各陵园的开放时间和停车信息,供大家参考。至于公交扫墓专线,这两天也会公布。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顾怡 刘云 于佳 绘图 高薇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