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市井生活 就是二十三坊的底色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2-09-28 06:20   

木桶店里的子孙桶,卖得很俏,主要作为嫁妆,祝福儿女健康幸福。记者 于佳 摄

从左到右依次为谭建萍、许水荣、陈美女。理发店最忙时,每天要接待五六十位顾客。记者 韩丹 摄

二十三坊的清晨,似乎来得更早一些。

最早热闹起来的,是登山的石阶甬道,登山者年纪大多四五十岁,头发花白,登山时,也不多言语,山间里的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清晨5点,天色渐渐明亮,太庙广场上的健身舞曲,伴着大喇叭,哗啦哗啦,跳晨练操的大伯大妈兴致盎然。

与此同时,街头巷尾的一些早餐铺也摆好桌子,刚出锅的油饼,嗞嗞冒着热气。似乎一瞬间,巷坊里的人都睡醒了,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叫声,洗脸漱口滴滴答答的水声,自行车车铃声搅混在一起……

这看似重复简单的市井生活,就是二十三坊的底色。

大马弄菜场

来逛大马弄菜场,一定要赶早。很多经常来吴山晨练的市民,都是一早爬好山,顺便来菜场兜一圈,碰见模样新鲜的、刚刚上市的、正合时令的,总要拣几样回家尝尝鲜。

住在这附近的市民,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天菜场卖什么,从阳台上探出个身子,就能看几分究竟。

弄堂差不多百来米,有20多家店面。守着弄堂口的两家店生意很俏,一家卖卤鸭,一家卖酥鱼。

阿胖卤鸭,老板姓何,今年54岁,他一点都不胖。为啥叫这个店名,老何笑笑说,是“掌柜夫人”定下的。

阿胖卤鸭每天卖近200只鸭子,都是老何早先和安徽、富阳的养殖户订购的。

每到中午,卤鸭差不多卖掉百来只,老何也会抽空坐下来,喝杯啤酒。

老何说,“卤鸭用的是老底子的做法,先煮个3分熟,再放另一只锅里配酱油、白糖、啤酒、茴香、桂皮,一起卤,每只鸭子至少要卤1小时15分钟。一只大锅里能放30只。”

整只卤鸭35块,半只18块。除了卤鸭,店里还经营东坡肉、鸭胗、鸭爪。

另一家酥鱼店,老板姓蒋,今年37岁。在这里卖了5年酥鱼,回头客不断。

酥鱼,先炸,再浇上蒋老板自己配的汁,吃起来有点像楼外楼名菜“松鼠桂鱼”,酥酥的鱼皮丝丝扣扣地粘在一起,皮里的鱼肉光滑白嫩。

做酥鱼的材料,一种是小白条,一种是草鱼,现炸现卖。买10块钱左右的,等5-7分钟。

鼓楼木桶店

鼓楼木桶店,老板姓杨,今年60岁,临安人。

最早,鼓楼木桶店开在中山中路1号,伍公山脚下。

“我的师傅叫任嘉明,是鼓楼木桶店的老板,8年前,他因病去世,去世后,其他伙计也都不愿意以此为营生,我就把店接下来了。”

老杨说,“学手艺的人,都讲究个辈分,师傅在世时,如果我自己独立门户开店,那是对师傅的不敬。”

木桶店不光卖木桶,各种用木头、竹子做的家什,都能找到,非常原生态。

卖得最好的,一个是“子孙桶”,一个就是坐便器。“子孙桶”多用于婚礼上,红木做的,大的里面套着小的,寓意层层叠叠的幸福。

坐便器,就是一个木制的架子,大小可由顾客自己定。“有的顾客特意从萧山找来,就为了做个坐便器,有了这个,老人家的小便盆就能固定住。”

在老杨家逛了半天,我买了一个绣花用的“绣花箍”,竹子做的,15块钱。

没有名字的理发店

这家理发店在中山南路上,没有招牌,玻璃门上写着三个字“理发店”。

一进门,感觉好像是来到了电影片场,“理发店”里有三张座椅,三位理发师都穿着医生一样的白大褂,就连店里的热水器、剃刀似乎都透着年纪。

三位理发师原来是洁美理发店的老员工。许水荣,63岁,擅长男式发型;谭建萍,55岁,找她烫发的顾客最多;陈美女(没错,阿姨的名字就叫陈美女),是三位理发师中年纪最大的,65岁,也是店里公认的手艺最好的师傅,各种发型都很擅长。

在这家理发店剪发,每次10块,每次理完发,许水荣还会帮顾客刮脸,剪鼻毛。正是这项理发之外的项目,让许水荣赢得了很多老顾客。

来店里烫发,价格100元上下,三墩一位50来岁的阿姨,听朋友介绍了这家店,曾冒着大雨,特意赶在周末来烫发。

在谭建萍、陈美女、许水荣的记忆中,自动存储着很多经典发型。

60年代,不准烫发,简单工整最好看;70年代,流行“三刀式”;80年代,最流行永芳雪花膏盒子上模特的发型,俗称“招手停”,前刘海被吹得立起来,一丝不苟,就像冲你招手的样子,看起来很自信;90年代以后,各种发型,如雨后春笋般一茬换一茬地进入大家的生活。

“你们会在这儿一直理发么?”

许水荣说,“只要有人愿意让我为他理发,我就不退休。”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