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2-08-20 08:27   

河坊街上的蓝印花布、奎元馆里的虾爆鳝……

这些老杭州的最爱,近日入选省非遗解读入选密码

迢迢年华谁老去。那些历史中的注脚,旧时生活的精彩,总要以某种形式流传下去。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项目共202项。其中,老杭州们耳熟能详的好玩意不少:试问,幼时有几个杭州的80后没有穿过蓝印花布扯的衣裳?没拉着爸妈吃一碗汤香扑鼻的虾爆鳝面?

而这一次,像河坊街蓝印花布、奎元馆虾爆鳝等宁氏大面这些老杭州的最爱,都成功入选了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什么样的遗产能被列入省非遗?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如何延续其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挑选出来的项目都具有生产性,能够一边生产一边保护,让遗产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是让遗产仅仅待在博物馆里。”杭州市上城区文化局工作人员徐敏道出了其中缘由。

让接班人到德国留学,蓝印花布更国际

蓝印花布并不是杭州的地道特产,绍兴、桐乡乌镇等地风靡日久。那么,杭州的蓝印花布是凭什么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站住了脚跟?

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吴越人家(一新坊)的老板娘吴莹。她笑着告诉我们, 一是传统,二是突破。“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分为印、染两大类,不管是哪一道工序都要仔细操作,才能印出一匹精致的布来。”这其中涉及的“漏版印染”等工艺就符合非遗要求的传统制作技艺稀缺性的特点。

制作一块蓝印花布费工费力,一路刻板、入染、晾晒下来就要一周时间,因此很多厂家都改用了机器印染。而在吴莹看来,手工蓝印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要传承就要保留其精华,因此到现在,吴越人家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工艺。

“色牢度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用自己的独特配方,做出来的花布色牢度好,花色品种也多。”手艺的精细能被外人所知,但要传承技艺还要突破局限,家族式作坊的内里艰辛,却只有自家人才知道。

蓝印花布独特美观,十分讨杭州本地和外地游客们的喜爱。但天然蓝草在逐渐减少,手工蓝印花布技艺繁琐,学起来很脏很累,年轻人多不愿从事。青黄不接的现状让吴莹把眼光投在自己女儿的身上。

吴莹的女儿今年24岁,是中国美院绘画系研究生,7月底刚从德国进修回来。“当初让女儿选择中德艺术研究生学院,就是想让她吸收国外的工业艺术设计灵感,回来以后可以深造研究。”

如今版画专业的她已能够独立制作出一匹蓝印花布来了。有了这位身兼数艺的新 “掌门人”,非遗的传承性也有了保证。

高人气和独一味,让民间“遗产”继续呼吸

让遗产活着,一边生产一边保护。

如此入选标准,放诸奎元馆,正是再恰当不过。

由于众多原因,奎元馆历史上曾先后几易其主,面的风味特色也由徽式大面改为宁式大面。

民国初年,宁波人李山林经营奎元馆引进家乡风味,用水产品做面的浇头,深得讲究口味的杭州人欢迎,奎元馆也成杭城著名的宁式面店。

最初杭州爆鳝面很简单,就是把鳝片炸好之后盖在面上,但奎元馆却比别人多一道工序,鳝片炸好后,起油锅再次煸炒后浇面,这一烹饪上的改良,加上操作精细,使奎元馆的爆鳝面在众多面馆中脱颖而出,声名鹊起。

无论是小时候的记忆,还是眼前看到的场景,奎元馆的火爆似乎从未减淡——差不多卖出10碗面,虾爆鳝面就占了一半。奎元馆办公室的张主任告诉记者,“这里的虾爆鳝面、片儿川、红油八宝面、金玉满堂面都是很受欢迎的,当然点击率最高的还是虾爆鳝面,因为很多人就是冲着它来的。”

但高人气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独一味”。

“我们的面粉一直用的都是江苏无锡产的特级面粉,然后加入碱水、鸡蛋等多种材料制成的。”张主任说,举个例子,一根45厘米长的面条,必须截面2毫米见方,能拉到60厘米以上,才算过关。这样的标准一直在坚持。

此次公布的20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涉及十大门类,其中包括民间文学20项,传统音乐7项,传统舞蹈17项、民俗48项等。

202项中传统技艺和民俗占比超过一半。比如杭州上城区的奎元馆宁式大面传统制作技艺、杭州下城区的木板水印技艺、杭州西湖区的龙坞彩灯制作技艺以及富阳纸伞、桐庐合村绣花鞋、杭州余杭众泰竹笛制作技艺等。

很多地方传统特色吃食制作技艺也入选此次非遗名录。如平湖糟蛋、桐乡姑嫂饼、开化齐詹记冻米糖、湖州小吃制作技艺以及新昌小京生炒制技艺、嘉兴新塍传统糕点加工技艺等。

此前,我省已公布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含586个项目。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杨晓政 实习生 张梦月 周何燕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