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璜映钱塘,江潮跃明珠” 九堡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建成通车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2-07-03 03:01   

随着杭州城市建设从“西湖时代”迈入“钱江时代”,江南、临平、下沙三个副城得以快速发展,三地之间的交通联系迅速增长,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迫切需要一条能将主城区与三个副城便捷联系起来的快速通道。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东湖-通城快速路,可以较好满足这一要求,而九堡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正是这一快速通道的关键性节点工程。

东湖-通城快速路作为市区“三纵五横”快速路第三纵,规划为主城东部纵向快速路,有利于加强主城区与江南、临平、下沙三个副城之间的联系,总长约32.5公里,其中东湖路(临东路-外翁线)段长约6.7公里2010年底前已按主干路标准建成通车,剩余25.8公里 “十二五”期间将基本建成。九堡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作为东湖-通城快速路的关键节点工程的试运行,对整个周边交通压力的缓解,以及整个杭州市区的交通状况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九堡大桥北接线工程

东湖高架与配套九沙大道已建成

九堡大桥北接线从九堡大桥北端开始,一路跨越沿江大道、艮山东路、九乔路、九恒路和九沙大道,在东湖-德胜立交未实施前,通车后可经九沙大道附近的互通立交,暂时由九沙大道江干段上下匝道沟通。整个高架宽2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高架下的地面道路,为次干道,设计时速50公里。道路全长约2公里,道路规划宽度50米,桥梁主线长1.726公里。主要工程量包括城市高架、立交、地面桥梁、道路、排水等。由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负责建设。

本工程于2010年12月9日局部开工建设。由于前期拆迁交地等原因,对工程工期产生一定影响。自工程开工以来,为了确保高架桥梁工程2012年5月底全面完成的目标前提下,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大相应的人员和设备投入,于2010年5月顺利完成高架桥梁所有建设任务,包括桩基605根、承台157个、立柱155组、现浇箱梁浇注31连、预制小箱梁吊装103片、64米钢箱梁吊装、136米钢箱梁吊装,同时也包括高架声屏障、交通标志标线、高架涂装等附属工程。地面道路也完成雨、污水管线敷设1830米,污水排江管道1200米,完成九沙大道位置配套管线施工,完成地面桥桥台施工,完成投资额2229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3%。

下一步,北接线工程的地面道路将计划于今年底前完成,包括完成:九乔路以北段主线地面道路排水干管施工;完成余杭排江管的施工;完成九沙大道及九乔路以南段道路主体;完成九乔河、临港河桥桥梁工程等。

高架通车的交通组织及安排:九堡大桥北接线高架根据地名办初步确定的名称为东湖高架,目前东湖高架(九沙大道至九堡大桥)已建成,与之相配套的九沙大道(杭海路至东湖高架)也已建成,但东湖高架九沙大道立交北口、东口未建成,即开通试运行后只能通过九沙大道(东湖高架以西段)-东湖高架-九堡大桥-九堡大桥南接线临时便道往萧山方向双向通行。

九堡大桥及其南北接线全部建成后,临平、下沙、九堡一带的居民到萧山、滨江或机场等地,不用再绕走过江隧道、二桥或四桥,不仅可以大大缓解了主城区的过江交通压力,而且将进一步拉近江南城、下沙城和临平城的距离。此外,还能与海宁东西大道、杭浦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机场快速路对接,将成为杭州东部地区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

九堡大桥工程

国内首座全桥采用组合结构的大型越江桥梁工程

国内首次使用的步履式整体顶推施工

“玉璜映钱塘,江潮跃明珠”,九堡大桥的设计理念源于远古“玉璜”的灵感,良渚文化中“玉璜”的拱形符号,组成了九堡大桥三跨连拱的形状。从正面看,其拱肋如同腾飞的翅膀,充满张力,体现了杭州锐意进取、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通车后的九堡大桥,线形流畅、造型优美,将成为美丽杭州的新地标。

九堡大桥位于彭埠大桥(原钱江二桥)与下沙大桥(原钱江六桥)之间,全长185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置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两侧布设3米宽慢行道。

大桥由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其全资子公司——杭州城投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由杭州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总公司代建。大桥主航道桥采用3座单个跨径为210米的结合梁-钢拱组合体系连续拱桥,桥面为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引桥采用标准跨径为85米的大悬臂等高度单箱单室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桥,是国内第一座全桥采用组合结构的大型越江桥梁工程。

技术亮点一

水上施工变成了岸上施工

整座桥分段拼装,一点点“推”上江面

九堡大桥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的大桥。

为什么九堡大桥没有像复兴大桥这样采用缆索吊装等常规方法呢?

负责大桥建设的市城基中心介绍,如果按照常规方案,需要在水上搭设大量支架,在钱塘江涌潮及河床冲淤剧烈区域,不仅水上作业工作量大,而且安全与质量风险高。

九堡大桥把水上施工变成了岸上施工,在江两岸搭起了“积木”。江中就不用再搭建大量临时墩和支架,减少了施工对环境及航运的干扰,还可避免水上高空拼装桥拱的风险。

不过这“积木”可够庞大。要搭起来也是非常复杂的工艺。城基中心还专门给我看了一段动画演示,整座桥要“推”上江面也得一步一步来。

九堡大桥3个主拱就有630米长,约有14000吨重,大跨度大吨位。在岸上的拼装平台上组装好第一跨钢拱,用多个千斤顶同步顶升起来,然后千斤顶前移,带动着钢拱慢慢向前平移30厘米,接着桥落回到支墩上,最后千斤顶缩回,这样即完成了一次顶推循环过程。

整座钢拱桥就是这样30厘米、30厘米从北往南“推”向江面上,不过这还没有到它最终的位置上。

接着岸上再装第二个大拱,跟在第一个拱后面,然后两个拱一起往江面推,等第三个大拱装好后,三拱再一起推,边装边推,三座拱桥就越来越接近最后要固定的桥墩位置。

而南面的引桥有11段,945米长,同样是一段一段组装好推到江面上,最终南北两段合在一起,大桥合龙。

技术亮点二

混凝土+钢结构 延长大桥的使用寿命

九堡大桥还是国内第一座全桥采用组合结构的大型越江桥梁,这个“第一”,有利于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国内有不少建成10年左右的桥梁出现严重的性能退化问题,不得不进行加固处理甚至拆除。混凝土桥梁造价比钢桥低,短期养护费用低,但自重大、工期长,另外桥梁如果处于海洋环境中,空气中的氯离子会对混凝土里的钢筋盐害,造成桥梁性能退化。

钢结构桥造价较高,直接铺沥青桥面容易损坏,还存在疲劳、腐蚀、振动、噪音等问题。

九堡大桥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全桥桥面采用的是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结合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

桥面板是等钢梁施工完成后铺设。通车后的使用过程中,只要钢结构完好,即使混凝土桥面板出现破损,整体结构仍然安全,只需进行桥面板修补、更换,可以延长大桥使用寿命。

九堡大桥建设历经3年,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7月6日零时即将正式通车。该工程质量优良,目前已获得2011年度杭州市建筑工程“西湖杯”奖和2012年度浙江省市政金奖示范工程,还将申报国家“詹天佑奖”。

九堡大桥南接线工程

先通一部分,全线2014年通车

九堡大桥南接线工程是杭州市“三纵五横”快速路网中东湖-通城快速路的重要部分,也是萧山区交通道路“12881”工程中的一纵,工程建设对于完善萧山区道路路网和跨江通道体系,增强跨江发展的对外辐射能力,促进杭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九堡大桥南接线工程全长6.81公里,起点位于滨江一路与大桥相连处,终点为机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全线采用高架桥+地面城市道路的形式,并设滨江二路互通和机场路高速公路两处全互通立交和4对平行匝道。高架桥标准宽度25米,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地面道路标准宽度51米,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工程涉及江干、萧山、滨江三区共计用地约746亩。工程总投资约36.7亿元。

2011年2月初,萧山区政府与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和委托征迁协议,明确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所有资金筹措,杭州城投建设有限公司负责项目代建,萧山区交通局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沿线各征迁责任主体的征迁协调工作。

工程于2011年9月7日举行开工仪式。在沿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施工单位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于2012年6月底完成了主桥落地通车段的施工任务。临时道路通车运行期间,其余高架桥和地面道路同步施工,本工程预计2014年全线建成通车。

九堡大桥南接线通车后,临时地面道路具体线路为:九堡大桥主桥—南接线高架桥(330米)—纬二路匝道(240米)—南接线地面临时通车道路至滨二路互通处(1.9公里)—左转至滨二路(700米)—右转至弘慧路(约1.5公里)—进入104国道及杭甬高速出口处。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韩璟  编辑:何鲁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