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喷印车间,万事利集团一名工程师看着改造好的一台数码印花机,心满意足。“这台机器可是高新技术,相当于我们的办公室打印机,不过打印的纸张换成了丝绸。”他说,数码印花机解决了以前印花图案的局限性,“现在你想印什么图案都可以”。近年来,万事利的科研团队,已经成功改造了公司多台传统设备。
记者了解到,以前一台中型印花机一天只能印花100米丝绸,经过改造后每天可以达到400米,效率整整提升了3倍。而一台 低速的数码印花机,市场售价在20万左右,中速印花机的价格则要50万。也就是说,科研人员用5万元的技改费用,做到了要花30万元才能达到的效率。
柔软的丝绸也是新材料
近年来,万事利集团在产业架构上进行了多层面探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出于对丝绸的那份赤诚的爱,在经历了这些尝试后,万事利执行主席屠红燕率领的团队,最终选择了对丝绸的坚守。
经过36年创业发展,万事利已发展成为一家以丝绸纺织服装为主业的现代企业集团,下辖全资、中外合资、股份制等跨所有制、跨地区的30余家实体企业,涵盖了丝绸纺织、生物科技、投资等领域。
“跳出丝绸做丝绸”一向是万事利人的口号,在认识、探索、弘扬丝绸文化的同时,公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丝绸产品再认识。今年,万事利尝试开发丝绸的环保属性,将丝绸作为装饰材料来经营。
万事利通过对丝绸就是新材料的再定义,开拓了丝绸艺术软装产品领域。屠红燕说,丝绸艺术软装关注的是丝绸的环保和品质属性,丝绸是天然的可循环的蛋白纤维,装饰房间用丝绸纤维,会大大减少化学污染,环保又奢华,很符合当前高端客户群体的消费理念。
在西湖边,万事利做出了杭州“丝绸之府”的新样板——万事利丝绸汇。当记者走进了这个掩在修竹间幽静的所在时,一次次被扑面而来的美妙创意所震撼。大红色调的前厅,浓稠的红绸铺天盖地,像天上落下的玫瑰雨,热烈而激情地融入地毯、沙发、墙壁、柜面。国槐绿馆,象征生命本源的国槐绿被启用为主色,庄重大气的色彩布局之外,连小到桌脚的丝巾都饱含着绿绸质朴的活力。
这方世外桃源般的天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丝绸的绮丽之路,万事利集团带领古老的丝绸实现了华丽转身。目前,他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家居装潢用的丝织品,并且正与清华大学相关专业合作,共同研发一些概念性丝绸产品,例如汽车和飞机座椅及其他装饰材料。
按照万事利的设想,“在这个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利用公司在行业中的号召力,将国内现有很多做面料、丝毯、窗帘、手绘丝绸、丝绸设计等十余个类别的业绩出色的企业召集起来,构建一个供应商平台来共同做这个事情”,屠红燕表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丝绸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万事利产业探索的第二步,就是发现和开掘丝绸的文化属性,将丝绸作为文化产品来经营。在万事利集团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万事利的产品展示大厅,这里的丝绸产品包罗万象,不仅有丝绸服装、丝巾、围巾、家纺,也有丝绸书画、丝绸壁画、丝绸屏风,这些丝绸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
与礼品和装潢材料相比,丝绸艺术品无疑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视角,即挖掘传统丝绸的艺术价值。现在公司已单独开辟出一个分支做丝绸艺术品,跟众多文化遗产传承人签约,与各艺术院校合作,着手成立中国丝绸艺术研究所,把各地的丝绸文化博物馆整合进来,如若丝绸艺术收藏品市场得以开发,丝绸藏品的价格能够得到公正的认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学习传承珍贵的丝绸技艺,这些技艺也就不致失传。这样一来,不仅丝绸文化得到了弘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保护;作为企业也能在产业拓展中,实现与社会的互动和双赢。
对于丝绸而言,当着眼于其面料属性或特性的时候,丝绸产品的局限性很大,价值也不高,利润可能只有2元/米;当着眼于其文化和历史特性的时候,丝绸产品的范围就大大拓展,价值也成倍增加,利润可能达到20元/米。沿着这个主导逻辑,着眼于丝绸的环保属性以及艺术品属性,新的更有价值的丝绸产品空间就会进一步拓展开来,丝绸的利润有望达到2000元/米、甚至20000元/米。
在杭州打造丝绸之府和创意之都理念的引领下,万事利正在古老和神奇的丝绸王国里,默默而淡定地坚守和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