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仅剩一个多月,创建工作到了“踢好临门一脚、打好收官之战”的关键阶段。昨天,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了创建工作。
很多委员认为杭州的创建工作做得很不错,但也有建议要提提。
政协委员熊丽是城市文明督导员,她讲了一个小经历:
“有一次在西湖边,看到几个外地游客在问路,一位大伯热心地帮他们指路,末了还拉着他们一再提醒:遇到不正规的导游带你们买丝绸、茶叶,千万别去。
“我为杭州有这样的热心市民感到骄傲,同时也有点小遗憾:我们对旅游市场的管理能不能再规范一点,对野导的打击力度能不能再加强一点,对机制的建设能不能长效一点?
“一个城市要在基础设施等硬件上有提升,是很容易的;但人的内在提升则很难,需要一个过程,文明城市的创建不能一阵风,要长久开展。”
政协委员、民革杭州市委会调研处处长华燕建议, 在西湖边设几个能寄放行李的地方,“有一次坐公交车,边上一个小伙子出差到杭州,只有半天自由时间。他很想看看西湖,但是已经退房,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很不方便。”
政协委员、绿城医院院长郑昶建议,创建文明城市要向西湖申遗学习,“申遗成功,不仅仅因为西湖干净、美丽,更赢在文化;杭州创建文明城市也要赢在文化,因为一个城市的文明文化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气息。”
“全国文明城市”,可以说是国家给予一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最高评价、最高荣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推进城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推进城市国际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席昨天会议的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说,创建是手段,根本目的是通过创建活动,使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城市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更高,实现市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化,把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境界和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