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水北街开街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0-10-01 06:54   

“发红包喽。”

9月30日上午,余杭塘栖水北街。那边,水北风情街开市仪式正在进行,这边,三位开市大使也从街东头,开市仪式现场御碑码头出发,开始为水北街上的店铺发开市红包。

67岁的浙大退休教授方龙龙,5岁的严若依然和5岁的陈潇,是在《杭州日报》“塘栖水北街开市大使征集活动”417位报名者中诞生的。慈祥的老人和活泼的女孩的组合,让每位收到红包的老板都笑开了颜,这个时候有什么比收到“恭喜发财”祝福的更好的呢?

这次水北街开市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可他们的镜头全被开市大使们吸牢了。运河、焕发新颜的老街、古桥,加上开市大使,正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而游客们的好奇心也被开市大使们勾起来了,纷纷打听他们的身份。有游客还开玩笑地说:“我们也在这开个店吧,一开门就有红包拿。”

塘栖的小吃可是出了名的,而这些小吃的精华就聚集在正对广济桥的新村弄。这不,一到新村弄,小女孩们就忘了自己的开市大使身份,一定要吃点小吃再走。吃不完,要店家帮自己留下来,“中午再回来吃”。

水北街上转了一圈,红包发完了,可开市大使们和塘栖的缘分还没完。这不,严若依然和陈潇就一定要父母带着她们再在街上玩一圈,而方老师则说,下次还要带着晚辈们来塘栖一趟。

没准,三位开市大使还能在这条街上重聚呢。

在余杭区塘栖镇,有一条古街,侧立于古老的广济桥边,坐拥着一片明清古建筑群,这便是“水北街”。9月30日,作为今年杭州市第五次推出新运河主要的三条特色历史街区之一,水北街区以“塘栖风情特色街”为主题精彩亮相啦!

塘栖镇,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古时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美人靠、廊檐、古桥流水、白墙黛瓦……塘栖以其独特的水上街市风貌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闻名于世。如今的塘栖,是杭州市范围内唯一一个拥有大片老宅、古街的区域。自2008年塘栖运河综保工程启动以来,经过这几年的修缮,水北街、乾隆御碑等古迹重新亮相。

水北街在2004年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原长2500米,原街区内除民居外还有油坊、庙宇、染坊等建筑,由于历史原因,现存水北街全长1386米,其中明清建筑沿街有700米左右,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此外,目前在水北街上还保存着乾隆帝下江南时留下的御碑,并以此规划建设御碑公园。据了解,御碑公园(一期)项目位于塘栖水北历史街区,规划建筑面积16106平方米,除了乾隆御碑、兴良米业和国家储备粮仓旧址,还包括原杭州府水利通判厅(添设府)所在地。

据悉,此次水北街区业态主要分为塘栖民俗美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统曲艺展示、传统民间艺术展示、传统丝绸文化展示五大类,向游客展示具有塘栖特色的餐饮、小吃、土特产、手工艺品及民俗活动等。目前水北街上已有41家商户进驻营业,集聚了法根糕点、朱一堂糕点、百年汇昌、梅园蜜饯、金利丝业等“塘栖老字号”商铺。

为方便游客前往塘栖古镇,10月1日至10月7日,从黄龙体育中心有免费班车(09:00-16:00,每隔半小时一班)直达塘栖古镇,沿途不停靠其他站点,并有相应免费班车返回杭城。游客也可在武林门轮船码头或大关乘坐水上巴士经由京杭大运河抵达塘栖,每天上午9点发船,船票价(往返)100元/人,全程约需2小时,沿途提供景点讲解和茶水等服务。

白墙黛瓦下

集聚塘栖老字号

烂漫小“大使”打开欢笑的水北街

昨天,塘栖水北街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中开市。5岁的小“开市大使”严若依然和陈潇成为人们目光关注的焦点,她俩很好地履行了大使的职责,以孩子的天真烂漫,让昨日的水北街充满了童趣和欢乐。

昨天一早,依然和潇潇便随着父母来到了水北街。两个小朋友明显经过妈妈的精心打扮,穿得非常漂亮。“衣服是妈妈帮我选的,靴子是我自己挑的呢。”当记者夸她们穿得漂亮时,潇潇歪着头,指着自己脚上小靴子“表功劳”,让人忍俊不禁。

看时间还早,爸爸妈妈决定带两位小朋友先逛逛新春弄。“品庄”小吃店的卤鸡蛋香味让两个小家伙儿停下了脚步。各点了一个卤鸡蛋,还有一盒臭豆腐。先尝臭豆腐,可是不太适应臭豆腐的臭,努努嘴,让给妈妈们“解决”,然后,双双埋下头,专攻卤鸡蛋。她们的吃法非常有创意,先掰下一小块卤蛋,然后醮上甜甜的番茄酱,再塞进小嘴巴里,如同吃肯德基的薯条。这时,妈妈不失时机地对她进行“科普教育”,提问:“鸡蛋是公鸡生的还是母鸡生的?”依然抢答:“公鸡!”引来一阵大笑。潇潇更正:“我知道,是公鸡和母鸡一起生的!”又招来一阵笑声。

“开市大使”的主要使命是发红包,把祝福送进每个商户。当披着红色绶带的三位大使—— 一个儒雅的老人牵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出现在水北街上时,特别引人注目,人群很自然地向他们聚拢,跟随他们行进。某摄影协会的几位摄影爱好者正在水北街搞创作,见此情形,也赶紧围过来抓拍。

“叔叔,阿姨,恭喜发财!”一声由童声发出的祝福,让店铺老板们笑得特别开心。接过依然和潇潇送来的红包,满脸笑容的老板们抢着过来抱抱这两位小“大使”,并回赠她们糖果、糕点或小玩具。

送了十多家之后,“开市大使”们来到了“老严家”,老板娘忙端去凉粉,招呼他们吃一碗。大家本以为“公务繁忙”的小“大使”们会婉言谢绝后继续行进,哪知道,面对美食诱惑,依然小朋友毫不客气地就在小店的桌边坐下,拿起勺子就开吃,大家哄堂大笑。

吃罢凉粉之后,“大使”们才不慌不忙地继续工作,所到之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约花了四十分钟时间,“开市大使”圆满完成了使命。爸爸妈妈向她们竖起了大拇指,欣慰地说:“她们的表现,比我们想象中要出色得多!”

而收到祝福的一位老板则说:“才开张,就有可爱的小‘大使’送来恭喜发财的红包,真是个好彩头!”

听开市大使说桥说街说塘栖

广济桥首,古井“郭璞井”旁。开市大使方龙龙讲起故事:“有种说法,‘井水不犯河水’这个成语,就是源自这口井,因为井水(水位)总是比运河(水位)高几尺。”

郭璞是东晋时候的文学家和风水高人,这口井据说是他路过塘栖时出资为百姓修的,郭璞井其实各地都有。“不过,康熙可是喝过这井水泡的茶,书上都有记载的。”

方老师退休前是浙大旅游学院的教授,这么多年来,积累了满肚子的故事。一到塘栖,故事就更多了。年轻时候,就经常路过这里,后来参与制定运河和余杭旅游开发规划,运河、塘栖、广济桥、水北街不知走过了多少遍。

说桥

走上广济桥,他会告诉你桥最高处,那块古老的刻满花纹的石头,叫做桥心石,可是真正的宝贝:“判断一座桥是不是古桥,我们第一个看的就是桥心石。”桥心石的正下方还有块拱心石,可是拱桥上最重要的一块构件——少了它,桥就要垮了。第二个桥洞里面的石头上,刻有图案,“也许可以考虑修建一条穿过桥洞的游步道,让大家也看看。”广济桥还曾经有过四副桥联,现在已经不见了,内容也查不到,“谁知道,可一定要通知我。”

说街

老街则是更熟悉了,不光有故事,还有熟人。在老街上,派发红包,老熟人吴茂林正在院门口。吴茂林家在水北街上住了好几代,水北街的旧事知道的不少。方老师以前,就曾经在吴老的陪同下,在水北街考察了一番。故人重逢,吴茂林把自己的书《古镇塘栖》送给方老师。“塘栖最难得的是有这么多原住民,而且还一直在把塘栖的往事传下去。”这本书,方老师是要好好收着了。

虽然那么熟悉这座桥、这条街,但方龙龙老师还是很高兴能重回这条街。他带来了老伴、姐姐和姐夫,自己想看看这里的新样子,而这条街也确实值得来逛一圈。

说塘栖

因为职业习惯,方老师说起古镇的保护,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运河边上的镇子,不可能全是古老的,因为这里的生活一直像河水一样往前,就会留下不同时代的印记,“正是这里两岸的风貌。”

坐在水北的茶楼里,望向水南,方老师特别提起了堤岸的砌法:“这叫错缝(石头缝隙之间上下错开),大石头之间还有小石头,是传统的砌法。很多地方都搞错了。”知道水南也将重见廊檐和美人靠的景象,方老师兴奋地说,一定要宽些,像以前一样。以后游人们可以喝杯饮料,同时就拥有运河的全部风光。

关于塘栖,方老师也有建议:“也许可以搞个蚕花节,或者丝绸服装节,和杭嘉湖几个古镇一起办,让江南丝绸业的文化传统在此重现。最后展示的时候,就拿广济桥当T台,大家就坐在两岸的廊檐上看。”

还谈起了最希望的游玩方法:选个冬天下雪的日子,坐着船,从运河上,慢慢地划到丁山湖,再到超山下船,踏雪寻梅。“如果是晚上,就打着灯笼。”可不是空想,那条穿过八字桥,联通运河与丁山湖的河道,也许就在这两年就可以重现了。这样的玩法,灵感是来自于郁达夫。塘栖曾经吸引过大量的文人到访。比如文天祥、于谦、徐霞客,为什么现在不能风雅地游呢。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姜雄 桂斌 记者 钟卓嫣 王丽娟 许卓恒 张磊 王浩  编辑:江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