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杭州,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0-07-19 06:11   

很多征文的文字都很漂亮,华丽地书写着爱杭州的心情,笔调飞扬洒脱。

也有很多征文,没有那么多修饰的辞藻,只是朴实地写下故事,和这个城市的某一个人,某一处景相遇,成就了一段“倾城之恋”。

这些故事,很简单,也很精彩。

这个叫“文明”的读者,回忆起自己大学刚毕业,去艮山门附近一家公司应聘的经历。“一个火样的夏日,我从和同学合住的兴隆村的租赁房里乘车到艮山门。之前已经碰了很多的壁,显得囊中羞涩。”他悉心地计算着每一笔开支,没有找到工作就想尽量缩减开销,“坐车花去了4元,口渴得厉害,但舍不得买一瓶水,吃顿饭也只要5元钱,一瓶水就要1元钱呢。”

应聘结束,文明自我感觉并不好,总觉得几次就职希望都有些渺茫,心灰意冷又天热口燥,“忽然我看见了这个茶摊,‘免费凉茶’几个大字吸引了我,奔将过去。”

“喝茶喝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把一杯凉茶递给了这个绝境中的孩子。“我一仰脖子,茶水一饮而尽,这种感觉真是可以用‘六月的禾苗逢甘霖’来形容!”老人似乎看出孩子的焦渴,又立马将凉茶满勺续上。“等这杯喝完,我还想再来一杯时。老伯关切地说,一下子喝这么多要伤肠胃的,先坐下歇歇,缓口气”。这设身处地的关心,让文明倍感惬意舒心,他坐下来,和老伯道起家常。“小伙子,在读书还是做生活了?……哦,工作一下子没找好蛮正常的,不要急的。先找个好找的工作做起来,这样么心不焦了,然后再‘骑驴找驴’找个同自己学习对牢的工作……”

火热的夏日里的对话,清凉了心。这个后来成为阿里巴巴员工的年轻人,至今仍记得那个夏天的感动。那个“免费茶摊”,老伯的“一杯凉茶、几句话语”,给了他“爱上杭州”的理由。

世界是流动的,诗意地说,500年前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人和城的结缘,浪漫而美好。如今在大西洋彼岸的方凌燕女士,回忆自己与杭州的故事时说“独在异乡为异客,魂牵梦绕为杭州”。

她和杭州的缘分,始于6岁那年回上海,火车停靠在杭州站的短暂一刻。“那时上来了不少杭州人,车厢里一下热闹起来,大家亲热得像一家人。一位叔叔抓了一把山核桃给我。从没吃过山核桃的我,嚼得一塌糊涂。我外婆对叔叔说不要糟蹋东西了,她还不会吃。叔叔便咬了剥给我吃,还教我怎么吃。那香!那可是我从未曾品尝过的美味!就这样,杭州随着山核桃印进了我童年的脑海。随着学识渐长,加上我有意追寻,我知道了杭州美丽的西湖,知道了杭州许多历史故事与灿烂文化,向往之情日长。我和同学聊天谈到自己最喜欢的城市时,我说杭州!她们说如果让你一生待在那里,你愿意吗?我说当然愿意!同学不理解我为什么爱杭州胜过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

终于遂了心愿,方女士将户口迁到杭州,从当年的懵懂少女成为贤惠母亲。“在西山公园的牡丹亭旁,我和女儿捉迷藏;六和塔的塔楼窗前,(下转第4版)

(紧接第1版)我指点着江帆点点指导女儿描写抒意;湖畔草坪,我与友人家人举杯野餐欣赏着西湖的日落黄昏。杭州一流的教育与悠长的文化哺育着女儿成长。以致她考入复旦大学时,连她的班主任老师都说:学生都是全国各地的尖子,但最厉害的是来自浙江等地的学生。”在复旦读了2年后,方女士的女儿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方女士也陪着女儿飞去大洋彼岸。

“杭州与我的生命熔铸在一起,我爱杭州像爱自己的家一样。今天我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对着窗前的远山与湖水写着这些,眼前呈现的却全是杭州西湖的山山水水,同时拾掇着往昔杭州岁月的履痕。”

在西泠桥畔,她曾帮助过一位南昌的游客,使他们成为永远的朋友。爱的相遇像接力棒一样传递,和当年那个火车上的方女士经历一样,南昌的朋友也因为这位善良好客的杭州人,爱上了杭州。

当看到湖畔居旁的古樟日益憔悴,她连忙写信给市政府呼吁救樟,并建议正在开始的南线工程要考虑到古树的生存。信件立刻得到回应,“多好的市政府啊!他们立即对湖畔居的地面进行了整治,为了古樟树的生长。”

因为爱杭州,方女士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依然天天在网上浏览杭报,“它是我和故乡的窗口,稀释着我的相思。”

……这些故事的最后,总会留着句问候。

“送茶水的老伯,你还好吗?”

“湖畔居旁的古樟,你还好吗?”

这声声扣问中的爱,清晰响亮。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稹 实习生 胡清  编辑:罗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