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法院试水“律师主持和解制度”,一个多月和解了10多起案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0-05-29 06:57   

有的当事人在排队等开庭时就和解了

 

柴立青 图

民事案件的代理律师除了穿着律师袍在法庭上为当事人慷慨陈词、唇枪舌剑之外,还可以在庭下为当事人多方联系,为当事人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一个多月前,西湖区法院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律师主持和解制度”。一个多月来,十多起案件成功和解,法院办案效率的明显提高,以及当事人的满意笑脸,都说明了这项制度的多赢收效。

推出新制度实现双赢

卜亮是西湖区法院资深审判员,除了在法庭上审判,庭下调解也是他工作的内容之一。“有的时候眼看快调解成功了,但因为少了一个能在当中起调停作用的人,最后工作还是没有做成。”卜亮说,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法官显然并不适合这一角色,但律师扮演这一角色就再合适不过了。

与此同时,西湖区法院的高受案率也是促使这一政策推出的背景之一。2009年,西湖区法院共收民商事案件7102件,在民商事审判条线上,西湖区人民法院共有一线办案法官20人,平均每位法官355件,大大超过我省法官的平均办案数。审判员长期超负荷运转,不仅影响手头案件的整体办案质量,而且也没有时间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一旦遇到新类型疑难案件往往力不从心。

法谚有云:“瘦的和解,胜过胖的诉讼”,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除法院裁判以外的另外两种纠纷解决模式,具有方便群众、减少讼累、息诉宁人等优点的调解与和解,就逐渐显现出了优势。

由西湖区法院编制的《律师主持和解制度手册》是这样给这项制度下定义的:律师主持和解是指在西湖法院所受理的当事人各方均有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的民商事案件中,律师为促进各方当事人自愿在诉讼过程中自主协商、达成和解所主持的相关庭外和解工作。

律师和解“啃下硬骨头”

律师主持和解制度启动后,卜法官承办的一起运输合同纠纷案成了首个由律师成功主持和解的案件。

今年3月,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将宁波一家物流公司诉到西湖法院,这家公司诉称,他们公司委托物流公司将8台笔记本电脑运到台州,保价3.2万元。但是这批电脑到达台州后即被身份不明的人冒领。事发后,双方经过协商,物流公司同意赔偿3.2万元,但实际只支付了1.6万元,这家公司要求物流公司支付剩下的1.6万元赔款。

由于当事人有长期的业务协作关系,在案发后双方当事人仍有业务往来,存有调解的基础,庭审前,卜法官主持了双方的调解工作。出乎他意料的是,最终的原、被告双方就僵持在了5000元的差距上——原告最多只肯让步2000元,而被告却只愿赔9000元。

在调解陷入僵局后,卜法官向案件双方的代理律师介绍刚刚新鲜出炉的律师主持和解制度。按照该制度的要求,两位律师提交了主持和解申请书后,欣然“领命”。

几天后,当法院再次组织开庭时,两位律师带来了当事人的和解协议:物流公司同意支付X公司1.2万元,如丢失的货物被追回,双方以1∶7的比例分配。

“办案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卜亮说,这个政策实行一个多月来,他手中的案件已经有6件成功和解。“我们有个速裁庭,一天要处理几十个案子,有些当事人在排队等待开庭的那么一点时间就和解了。”

律师为什么当得成和事佬

为什么法官调解陷入困境,律师主持和解却成功了?物流公司的代理律师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蔡利君说,当事人总是更信任自己聘请的律师,因此也更能接受律师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是律师的职责所在,主持和解也在此原则下进行。”

“尽管律师和解制度出台的目的是以和解的方式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纷争,但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唯一目的。对于那些疑难复杂、矛盾冲突激烈的案件,更多的意义是律师主持和解的过程——经过律师客观分析案情、充分释明法理、积极协商沟通,促使当事人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案件……”在杭州市西湖区法院推出的律师主持和解制度满月时,该院副院长叶丽如是告诉记者。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张扬清 记者 赵海旭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