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将至,城西将如何远离水患?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0-05-25 06:53   

南方洪灾给我们敲响警钟

建城西排水快速通道,引洪水绕城而过扩圣塘闸出水口,防西湖水外溢

城西排水快速通道示意图 焦俊/制图

今年的雨水格外丰富,5月以来,南方大部出现5次明显降水过程,广东等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而杭州目前将进入梅雨季,防汛形势严峻。

而杭州的地形、地势又曾经带来惨痛的教训,2007年,罗莎台风带来严重内涝,西湖水外溢,运河水位被托顶,城西特别是留下、小和山一带严重积水,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怎样未雨绸缪彻底治理城西水患呢?杭州市规划局首次编制《杭州市防汛减灾规划》,提出上截、中疏、外排综合治理措施,并规划建设城西排水快速通道,彻底治理城西水患。

为什么杭州易发生内涝?

近几年,杭州发生过内涝,每到夏天就受到洪水威胁,在防汛防洪上,给人感觉是“体弱多病”。

这与杭州特殊地形分不开。

市规划局说,杭州地处河网密布、地势平坦的地区,雨量特别大的情况下,因为地形平坦,排放能力有限。而西面群山环绕,地势高,遇到暴雨,山洪很快向城市汇流。同时,钱塘江、运河正常水位逐年提升,而近年极端天气增多,这一切,都造成了杭州防汛的先天劣势。

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杭州的城市建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原来大面积的农田以及鱼塘水面等变成了道路,小区等硬化地面,调蓄面积的减少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形成,而水土流失导致地下管线淤积严重,让本来就不够顺畅的排水能力再度降低。

如何让城西彻底远离水患?

对策:开辟城西排水快速通道

城市内涝,最严重的就在城西。随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的建成,西溪二期、三期的向外扩展,留下、闲林、三墩一带被纳入了城市建成区的范围,但近年来城西区块逢雨必灾,其中留下区块洪涝灾害情况尤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留下镇附近地势低洼,而上游山区面积大,洪水源短流急,单纯的河道治理、堤防加高难以彻底解决区域排涝问题。

因此,此次规划提出在综合治理河道的前提下,开辟“城西排水快速通道”,即在绕城公路西侧,利用现有闲林港、余杭塘河、九曲港、毛家洋港、良渚港、栅庄桥港等河道,整治一条自留下至勾庄的主要排水河道。

通道形成后,城西山区河水可直接进入排水快速通道,使洪水主要流向由原来的向东排改为向北排,改变洪水穿越城区而过的现状,实现洪水绕城而过,快速汇入下游运河而至太湖,减轻城区的排水压力。

城西排水快速通道实施后,运西片仓前、五常港南端由于洪峰流量减少,水位有较大降幅,分别降低0.57米、0.54米。

如何防止盛雨季西湖水外溢?

对策:扩建圣塘闸出水口

除了治理城西水患外,此次规划,对城区各片水网都有综合治理措施。

对于杭州人最关心的西湖,汛期经常遇暴雨就向外溢水,规划部门设计扩建圣塘闸。

作为西湖最大的出水口,圣塘闸出水口目前每天有13万立方米的水流出。它的出水总量,几乎是西湖其他8个出水口的流量之和,而扩建后,能力将提高10倍以上。

作为治理城西水患的补助措施,在西部排水快速通道工程基础上,规划部门还提出沿通道东侧在沿山河、余杭塘河、油水桥港、西塘河段设闸,控制通道以西洪水完全北排,不东排进入杭州市城区,进一步减轻余杭塘河、沿山和等东西向骨干排水河道的压力。不过,这些措施还有待水利、建设部门提出综合实施。

如何规避杭州地形劣势?

对策:上截、中疏、外排

针对地形劣势,该规划提出上截、中疏、外排综合措施,治理城市水患。

上截,就是要截住西部山水,通过闲林水库、南湖治洪区等建设,让山水经余杭地区水网往北排放到运河,而不经过城市中心区。

中疏,就是疏通城市中心河网水体,使内涝排放更为顺畅。

外排,则要进一步提升三堡、八堡泵站排水能力,三堡排涝泵站的排涝能力为200立方米/秒,一小时就可以排出7.2万立方米的水。按这个速度,若“罗莎”再次来袭,一天之内可以让运河水位降低20多厘米;七堡泵站现有排涝流量为12立方米/秒,扩建实施后排涝流量怎增加到36立方米/秒,为了减轻杭嘉湖的排涝压力,规划在京杭运河二通道南端设置八堡排涝泵站,规划排涝流量260立方米/秒。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金一磊 记者 杜悦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