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在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让市民养成把垃圾“放对地方”的好习惯。届时,杭州将有32个社区的居民率先试点垃圾分类。
那么,杭州的垃圾会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哪种分类方式才最适合杭州的“市情”?这几天,杭州市城管办组织了考察团分赴广州、上海、北京,走进当地的社区和家庭,学习他们在垃圾分类实践中一些好的经验。
今天,我们来到第一站——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街。这里是广州开展垃圾分类最早的试点地之一。
收垃圾也有专门公司运作
走进东湖街羊城南社区,在每个楼道口,你都能看到一个有害垃圾箱,垃圾箱的上方贴着一张宣传海报,上面提醒居民:“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水银、电灯管、化妆品、过期药品等。”这个垃圾桶每周都会进行回收。
此外,这里的每户居民家里一般都有两个垃圾箱,分别存放食品垃圾和非食品垃圾。住在寺右南一街一巷7号的阿婆马桂芝去年年初分到了两个垃圾桶,细心的马阿姨觉得不够,又特意多要了一个。她对每个垃圾桶里放什么垃圾,都做了分类。
居民之所以能这么快适应将垃圾分类,不得不说到一个名字——“分类得”公司。这是一家专业的废品回收企业,公司会派人上门挨家挨户收集那些非食品垃圾。而那些食品垃圾,城管环卫工人也会上门回收。剩下的有害垃圾,居民可以投放到楼道口的专用垃圾筒,社区每周会派人来回收一次。
为了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分类得”公司不仅会以较高的价格收购非食品垃圾,还会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比如,居民在卖掉垃圾后,可以得到一张社区便利店——8字粮店(新城店)的会员卡,在这个店里,60%的商品都有几角到1.5元不等的优惠。
广州市分类得公司总经理杨静山说,这种方法很受居民欢迎,目前光这家便利店就已经办出了14000多张会员卡。至于那些非食品垃圾,公司回收后会送到专用仓库进行二次分类,最后可细分为200多种有价值的东西,公司的利润就由此而来。
学生是垃圾分类重点影响人群
除了在社区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辖区的中小学校也是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街书记冼丽冰说,小孩是最容易受影响的一群人,如果能培养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再通过“小手拉大手”,最终可以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推动垃圾分类的收集工作。
我们走进了其中一所学校——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学生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理念,让考察团成员们深受感触。在这里,包括厨房食品垃圾、纸屑、树叶等等垃圾,都不会出校门。一年多实践下来,学校的垃圾产出量大大减少,以前每天都要运出6桶垃圾,而现在两天才产生1桶不到的垃圾。
广州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模式
冼丽冰说,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是从2008年5月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有7000多户家庭参与他们推广的家庭垃圾分类。这个垃圾分类模式已日渐成熟,被广州人称为“五羊模式”。接下来,可能会在全广州进行推广。这一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很多资源可以获得再利用,垃圾可以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垃圾产量也比以前大大减少。
听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杭州市城管办表示,广州的这个垃圾分类模式非常具有操作性,不过杭州是否会借鉴,还要听取杭州市民的意见才能最后决定。
广州的总体情况:2年左右在学校、社区,5年左右在全市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力争3-5年内基本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全市生活垃圾全部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率达8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