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时政要闻   领导重要讲话   新政解读   新政要览   图片新闻   杭网议事厅   区县传真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杭州新政> 时政要闻
 
十周岁的市民摄影节,越来越国际化的你
2017-05-23 03:44:29 杭州网

5月21日,以“韵味杭州——让世界看见你的美”为主题的第十届杭州市民摄影节,在西湖和钱塘江畔圆满落幕。

短短5天时间,共展出3000余幅摄影作品,16万市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参观展览,其中国内有8个省(区、市)的摄影爱好者组团来杭参观。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本次活动加大了面向全球征集作品的力度,展现出不同国家摄影师镜头里的杭州韵味;同时,除国内摄影爱好者外,还有超20个国家的40多位摄影师的作品亮相,令迎来十周岁的杭州市民摄影节变得越来越有“国际范”。

十年的坚持

摄影节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让寻常百姓得以用真诚与质朴,讲述身边每时每刻发生的故事,在记忆深处,为时代留下最温暖的印迹。”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专门发来贺电,高度评价杭州市民摄影节。

自2008年,杭州创设国内首个以普通市民为主角、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题的市民摄影节以来,十年间,市民摄影节展览规模越来越大,展出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知名度、影响力越来越高,已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重要平台和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为扩大市民摄影节知名度和影响力,本届摄影节特别借鉴了国际知名摄影节的做法,在各个环节提升摄影节的专业水准。比如,在作品征集上面向全球,同时邀请国内10个城市的知名摄影师和20位杭州本土摄影师拍摄杭州;在展览展示上,把“有故事”“有意思”作为主要标准,从20000余幅征集作品中选出3000余幅进行展览;在交流互动上,专门开设摄影师讲座、摄影工作坊等活动,邀请波兰知名摄影师Pawel、新华社《摄影世界》总编辑吴笛等作专题演讲,为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交流互鉴的机会。

不少参展者表示,本次影展与往届不同,有着十足的新意。参加过线下摄影展的网友“@清风明月”说:“我想点个大大的赞:真正践行群众路线的摄影节,真正赋予摄影艺术生命力的西湖盛宴!”南开大学摄影专业教师张树楠也非常认可摄影节的专业水准,认为其体现了“把艺术带入生活,把生活上升为艺术”的理念。

超20国摄影师带来作品

让摄影节国际化有新突破

“参加杭州市民摄影节,是我在中国非常美好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杭州已经成为我在中国最喜欢的城市!”北京大学日本留学生Riaki Tanaka由衷地说。

“很荣幸能在这里分享我的照片,这确实是我看过最大的户外摄影节,而且认识了那么多爱摄影的外国朋友,很开心!”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Teoh Liying评价道。

“这次摄影节展出了很多国际友人的作品,数量非常多,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杭州。”杭州摄影爱好者曹军,对本届摄影节也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确实,本届摄影节从主题确定到作品征集,始终注重摄影艺术的国际参与、国际表达。比如,在作品征集时,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士、日本、印度、加纳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位摄影师带来了作品;在展览设计上,专门设立了国际展区,集中展出了尤金·阿杰等27位国际摄影大师的200多幅世界经典摄影作品。波兰知名摄影师Pawel表示,“非常喜欢这种户外展览形式,也喜欢国际展区的大师展。”

摄影节期间,还举办了外国摄影师“快拍杭州24小时”活动,用外国摄影师的视角记录杭州、传播杭州,并首次聘请了奥地利摄影师多米尼克等10位外国摄影师为“杭州市民摄影节兼职摄影师”,推动市民摄影节的国际宣传。此外,借助十届摄影节的图片资源,主办方还在全球最大的图片社交媒体图享(Instagram)上开设杭州外宣账号“hanghzoufeel”,用图片形式向全球传播“韵味杭州”和市民摄影节。

不断丰富参展体验

“韵味杭州”品牌进一步打响

“一年最爱此光景,画里画外画中游。唯恨韶光多匆匆,转眼又待来年守。”有摄影爱好者为摄影节写了一首诗。

丰富的参展体验,无疑是本届杭州市民摄影节的一大亮点。比如在展览场地上,采用全户外的展览形式,以西湖孤山、白堤为主展区,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城市阳台为分展区,串联江湖,让中外游客在观展中观景、在观景中观展;在展陈形式上,推出了“影像+装置”“影像+设计”“影像+书画”“影像+实景”等新颖展览形式,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难忘的视觉盛宴。来自宁夏银川的摄影爱好者“一止”就表示,“带着照片参加摄影手工书工作坊,得到老师的点评,并教我如何编辑照片,这种互动交流的氛围非常难得。”

除了丰富的策展形式和参展体验,在第十届市民摄影节期间,主办方还通过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境内媒体和境外媒体相联动的方式,进一步打响了“韵味杭州”品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宇翔    编辑:陈东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大政纵览
 
大政图鉴
 
昔日黑臭渠 今朝景观河
 
“小白鹅”挑战“大黄鸭”
 
“让我们荡起双桨”市 ...
 
1.5万个就业岗位,有适...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