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小营巷社区党委书记陈惠琴
入党时间:2000年10月
党员感言:“敢为天下先,甘做孺子牛。这是‘红巷’精神,也是我们每一个小营人的座右铭。”
提到小营巷,不少老杭州都知道,那是毛泽东曾经到访过的“红巷”。
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钱学森故居……小营巷社区传承了“红色”历史,肩负了深远的使命。
2013年3月,陈惠琴来到小营巷社区,她扎起头发,迈开步子,先是居委会主任,现在是社区党委书记。
作为“红巷”的新人,80后的她让这一抹“红”,有了新的活力。
群众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值得用心用力用情去做
“有居民打了12345!”
采访当天下午,陈惠琴的电脑屏幕上跳出这样一条消息。
这是啥情况?
是社区有什么工作没做到位,还是居民有什么特别的困难、诉求?
仔细一问才知道,都不是。
原来,打电话的大伯姓徐,是小营巷的居民,一直一个人住。
前几天,陈惠琴带着社工入户排查走访,偶然发现徐大伯家的电灯开关坏了。“老人家上年纪了,又是一个人在家,晚上黑漆漆的,多让人不放心呀。”第二天一上班,她就联系了工作人员上门维修。
电灯开关修好了,徐大伯蛮感动,不知该如何表示谢意,就打给了12345,想要表扬表扬陈书记。
“我的工作就是这样,真的没什么大事。”陈惠琴不好意思地笑笑。
为马市街90号的居民解决“一户一表”问题,协调解决天然气管道安装,为老年人筹款安装楼道爱心椅、小区休闲椅……陈惠琴说的“小事”,其实都是关系居民生活的“大事”。
这次峰会服务保障工作也是如此。
小营巷社区,以及小营街道在推进沿街外立面整治的同时,也帮建国南路的居民解决了房屋漏雨的问题,为下华光寺的居民新修了公共晒衣杆——居民呢,自然积极配合、拍手称赞。
“群众无小事”,这是陈惠琴和“小营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群众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值得党员干部用心、用力、用情去做。
这样的工作态度,着实感动了不少“倔”脾气的居民,“这两年打12345投诉的居民越来越少,来社区找我们聊天的,越来越多。”社工们说。
80后创新讲党课,小巷开播“新闻联播”
“小营巷人肩负着‘承接历史、开创未来’的责任,担负着‘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使命。对于未来,小营巷人依然充满激情。今天的小营新闻就播送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这是陈惠琴想出来的一个新点子:小营新闻联播——一部5分钟的“小视频”,集中展示了服务保障峰会期间小营巷环境整治、平安巡防等方面的工作;播音员、编导、摄像、剪辑都是社区工作人员。
这则“新闻联播”在街道12个社区都播放了。“一开始是大家自娱自乐,后来发现用这种形式向居民介绍红巷精神、宣传峰会,效果挺不错,大伯大妈们看到自己出镜了,还蛮惊喜的。”陈惠琴说。
去年6月,她组织了3场特别的“微党课”——形式就像现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分享会,请来的讲者是社区老党员,他们重温入党经历,讲述人生故事;听众是辖区企业、两新组织的年轻党员,带回去的,是满满的“红色”正能量。
在听大家的分享过程中,陈惠琴发现有些故事很感人。她和社区工作人员把这些身边“最美党员”的故事拍成了党建微电影,与更多的人一起交流、分享。
除了日常社区事务,作为80后的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红巷精神”更有活力。
3年时间,她组建了首家以社会组织党建孵化为中心的党支部;打造了首家“会客厅”模式办事大厅,以亲情化服务代替专事专办机关式服务;去年,她策划的主题活动还入选为杭州市百佳党员固定活动日案例。
最近,“红巷”即将迎来整体提升;她也和大家一起“头脑风暴”,要让“红巷精神”再出发,扎根更深、传播更广。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杭州日报主办
我为峰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