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党员干部上门看望自己时,上城区小营街道82岁的潘芬花老人就连声道谢说:“感谢你们!没有党和政府的关照,我的生活不可能过得这样好。”春节前,淳安县王阜乡的困难群众受寒潮低温、降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日常生活十分不便,钱江新城管委会得知情况后,当即筹集2.37万元慰问金,冒着严寒给结对的困难家庭送去棉被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一个个帮扶对子,一声声真挚感谢,一段段令人动容的故事。年初以来,一场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出发点,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的第三轮“结对帮扶”活动在全市迅速展开。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节,元旦春节前夕,赵一德、张鸿铭、王金财、叶明、杨戌标等市四套班子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不同形式走村入户,走进结对的困难家庭,亲切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倾听大家的心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和各区、县(市)也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带头走访慰问、嘘寒问暖,为全市第三轮“结对帮扶”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扎实基础。
活动中,市直机关工委会同市直各单位坚持做到“两准”、“六到位”,即困难家庭认定准、帮扶人员配对准,宣传发动到位、思想认识到位、物资准备到位、上门走访到位、关爱传递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尤其在春节期间杭州遭遇极端寒潮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广大机关党员干部不畏严寒,翻山越岭,真正做到“走访到户,送物到人,交流到心”。
真帮实扶 突出实践
“结对帮扶”活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硬机制。长期以来,各地各单位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与结对帮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作为深化作风建设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市公安局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做到“五个落实”,即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主题、落实资金,制定措施推动结对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市交通局用“五真”落实好结对帮扶工作,即真进家门,真访民情,真知民意,真受教育,真谋民利,确保入户走访率达100%。
桐庐县采用“三送”方式帮扶困难群众,一是送温馨,通过给困难家庭写、送春联等,递上浓浓祝福。二是送关怀,给每户困难家庭送500元以上慰问金和慰问品,缓解困难群众生活压力。三是送服务,在走访慰问中主动给困难群众送政策咨询、医疗服务、科技助农和法律援助等民生服务。
“帮扶不是简单送钱送物,更要注重授之以渔。”广大机关党员干部除了做好助学解困、助医解困、助老解困等,还帮助困难家庭成员联系介绍工作1831人次,帮助农村困难家庭联系创业项目601个,真正把帮助困难群众的事装在心里,帮在实处,切实增强困难家庭的“自我造血”功能。
强化素质 增添动能
结对帮扶日益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课堂”。自2007年,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以来,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在实践中结农家亲、叙农家话、干农家活,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感悟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宗旨意识,提升了党性修养,改进了机关作风。
结对帮扶日益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连心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市委主要领导到普通机关党员干部,与困难家庭结亲,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结对帮扶,在助学、助医、帮老、就业、创业等方面向困难家庭伸出援助之手,给群众办实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
结对帮扶日益成为困难群众解困的“助推器”。实践证明,“结对帮扶”活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的生动实践,是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重要举措,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载体,为我市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家庭作出了积极贡献。
元旦春节期间,全市106个市直单位和13个区、县(市)共21656名机关党员干部,主动上门走访城乡困难家庭30711户次,送去慰问金1673.18万元,棉被、大米、油和年货等实物折价399.89万元;同时,他们用实际行动把逢年过节的一次性救助变为长期的、持续的帮扶,使更多群众长久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