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时政要闻   领导重要讲话   新政解读   新政要览   图片新闻   杭网议事厅   区县传真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杭州新政> 时政要闻
 
司法保障的大门向公众敞开
2015-04-16 06:41:41 杭州网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昨日公布这一意见,将于5月1日起施行。

相对于现行的“立案审查制”,“立案登记制”的最大意义在于:法院从此不能拒接老百姓的诉状了——除了《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必须一律接收,出具书面凭证,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

在“依法治国”这一弘大背景下,“立案登记制”降低立案门槛,让案件更多地进入司法流程中,这是司法公正、实现公平正义的一个基本前提, 也充分彰显了要保障公民诉权的决心。

首先,立案登记制实现了当事人启动诉讼程序的诉讼主体地位。

现行诉讼制度对立案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法院从办案压力、纠纷解决、机制运转等方面综合考量后以不符合立案条件为由对部分起诉不予受理,比如人们最常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某法院下发内部文件,规定对集资纠纷、土地纠纷、职工下岗等13类“涉及面广、敏感性强、社会关注”的案件暂不受理, 这就使得部分当事人对于法院的司法救济丧失信心,转而去寻求其他的救济途径,有的甚至长期处于失望无助之中。

以往在“立案审查制”下,究竟有多少张老百姓的诉状被“审查”掉?没有人说得清楚,因为“不予立案”可以口头告知,无据可查。也有论者认为,长期以来的“立案难”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民告官”的行政诉讼中——“民告官”,立案怎能不难?

实行登记制后,不管诉讼标的大小,也不管纠纷复杂程度,只要当事人选择诉讼渠道解决,除了依照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当事人依法无障碍地行使诉权,体现了对当事人诉权的充分保护,这也是从制度上、源头上、根本上解决“立案难”的重要举措。

“登记制”在制度上保证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补掉了法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给文书”的制度缝隙。

另一方面,立案登记制意味着立案程序由职权模式向诉权保障模式转变,使更多的纠纷得以引入法治轨道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登记制”无疑将加重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的工作负担,法院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案件数量增加等问题?从法院自身而言,要大力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完善便民服务机制。比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行网上登记立案平台建设,让当事人更加方便地行使诉权;完善主审法官和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探索建立民事庭前准备程序、让更多的案件解决在审前;同时,法院要在发挥审判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总而言之,司法是纠纷解决的最后途径,应当保障当事人接受裁判的权利。司法的大门应向公众敞开,不得故意设障碍,也不得以案件棘手为由拒绝裁判,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以保障当事人诉权。如此,司法正义才能让百姓切身感受。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翟春阳    编辑:陈东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大政纵览
 
大政图鉴
 
好角度
 
学农的辛劳和快乐
 
西兴互通 初具模样
 
青瓷方杯上的《富春山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