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杭州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刘庄毛泽东赏雪处。朱克增 摄影
毛泽东与杭州的几个故事
主持起草宪法草案
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抵达杭州,按计划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来杭,时间达80天左右,除起草宪法外,也兼顾着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事务。在南下杭州途中,他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他在杭期间,住在刘庄(现为西湖国宾馆)一号楼,办公地点在北山路84号30号楼(即葛岭山麓30号)前的平房里,系统阅读、研究、比较了中外各类宪法,为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炼出了一个适合国情的根本指导方针。
宪法起草工作从1954年1月9日正式开始。1月10日,制定了宪法起草工作计划。1月1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并中央,通报了宪法起草小组的工作计划。2月17日左右,草案初稿起草出来。随后,在毛泽东主持下,起草小组通读通改;2月24日完成“二读稿”,2月26日完成“三读稿”,3月9日拿出“四读稿”。从而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修改宪法草案,提供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稿本。3月初,毛泽东修改审定了《宪法草案初稿说明》。对于这个宪法草案初稿的每份过程稿,毛泽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字斟句酌,改了又改,批语也写了不少。
毛泽东在杭主持起草宪法的办公时间,很有特点和规律,大多是从午后3点至次日早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曾这样回忆说:“起草宪法工作十分繁重和辛苦。1954年1月9日,宪法的起草工作开始运转。当时毛泽东主席住在刘庄一号楼。每天午后三点,他便带领起草小组驱车绕道西山路,穿过岳王庙,来到北山路八十四号的办公地点。当时北山路八十四号大院三十号是由主楼和平房两部分组成。主楼先前是谭震林一家居住的,谭震林调到上海后,我家搬进去了。我们让出后,毛主席就在平房里办公,宪法起草小组在主楼办公,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毛泽东在杭州主持宪法起草工作,与北京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有进展,都及时报到北京的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讨论后,再将意见反馈杭州。起草小组再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毛泽东在杭期间的饮食很简单:每餐一小碗饭、一只馒头、一盘辣椒、一盘青菜、一碟肉和一小碗汤,不准多做。
1954年3月14日晚,毛泽东带领宪法起草小组离杭返京。同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通过和颁布。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过程中,“西湖稿”可以说是奠定了一个基础,它不仅在宪法史中留有重重的一笔,也给美丽的杭州刻下了永恒的历史记忆。
考察新登农业生产合作社
从1952年起,杭州周边农村地区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作为全省试办重点的新登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省委农工部的直接领导与帮助下,在以许桂荣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典型的示范引导下,到1954年春,新登县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250个,参加农户达3900户,占总农户的21.1%,从而引起了正在杭州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关注。在听取了省委负责同志关于浙江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情况,尤其是新登县许桂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过程,及其对全省农业合作运动的示范推进作用的汇报后,毛泽东对这个只有7万多人口的新登县有了较深的印象,决定抽出时间到新登去看看。
1954年1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工作了一个通宵的毛泽东带着随行人员,分乘4辆轿车,在省公安厅厅长王芳等人的陪同下,前往新登县。在离县城约5公里的松溪桥东,毛泽东走下汽车,沿公路向县城方向走去。一路上,毛泽东时而向陪同人员了解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时而走到农田边,细细察看农作物。大约步行了3华里,路旁出现了一个自然村——王家水碓村,有10多户人家,大多姓王。毛泽东便大步进了村,来到了农业社会计王关林家。
在王关林家,毛泽东先是询问了王关林的姓名、年龄、家庭出身和生活情况,接着询问村庄的村名、户数、田亩数及村民成分构成等。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毛泽东问起了有关农业合作社的问题:“农民是不是都是自愿入社?”“耕牛、大型农具如何折价?”“土地如何评产入股?”“如何参加分红?”“如何记工算账?”王关林说:“农民入社都是自愿的,年终分配都是按政策办的。原来有几户中农担心吃亏,不想入社,看到我们增产增收,都要求入社。”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还是组织起来好。合作社增产增收了,大家就会自愿参加。”王关林还介绍说:“合作社成立后,社员的劲头很大,起早贪黑兴修水利,改造田地,生产很好。过去水稻亩产只有200斤,现在可以达到400斤。今年在农技部门指导下,开始试种连作水稻,这样改单季为双季,产量还可以提高,估计亩产可以达到600斤。”毛泽东称赞道:“好,这要好好地推广。”
王关林家门前的人越来越多,毛泽东便又向大家问起了农业合作社的一些情况。回答都和王关林说的差不多。临走时,群众拥着毛泽东送到村口。
在回杭州的途中,他对随行的人员说:“我们是个人口大国,发展农业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农业搞不好,国家工业化就是一句空话。……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不能脱离的,脱离了他们是永不翻身的,那种心中没有农民的倾向和恶习要坚决克服掉。”
毛泽东考察新登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消息传开后,极大地鼓舞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的干部群众,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视察钱塘江堤
毛泽东在杭主持起草宪法草案期间,非常关心钱塘江流域的防洪抗险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
1954年1月下旬的一天,他对机要秘书叶子龙和省公安厅厅长王芳说,要去看钱塘江。王芳当时以为毛泽东要去观潮,就说了句,“现在不是看潮的时候”,毛泽东即说,“不是看潮,是去看江堤。”王芳立即让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易成铸去调查勘察选好地段。
钱塘江水系是浙江的母亲河,其支流布满了半个浙江,上游为新安江,中游为富春江,下游为钱塘江、杭州湾。然而,由于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1949年杭州解放时,钱塘江干流的防洪设施较少(建德、富阳、桐庐县县治所在地和杭州市区筑有部分堤防),且陈旧破败,两岸农田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据记载,1950年夏秋,钱塘江流域普降大雨,萧山受涝16万亩,富阳受淹10万亩;钱塘江水一度冲破杭州一堡外沙老堤,决口12处,淹农田300亩、房屋70间。1951年夏,全市被淹农田41万亩,冲毁水利设施434处,堤塘决口11处,倒塌房屋400多间,淹死6人。1952年,全市被淹农田41万亩,冲毁水利设施617处,倒塌房屋150多间,淹死10人。1953年,全市被淹农田8万亩,冲毁水利设施763处,倒塌房屋30多间,淹死6人。
第二天下午,毛泽东一行驱车前往。车子沿杭沪公路过杭州七堡后,在靠钱塘江堤六七十米的地方停下来。这段堤坝由石块筑成,长方形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用特制的铁条扣住。当时的天气比较冷,风很大,毛泽东穿了件大衣,健步走上江堤,沿坝堤步行了一里多路。
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关指示,杭州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地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治江围涂。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培修、加固、新建海塘和江堤1400公里,围涂60多万亩,特别是建成了钱塘江两岸的高标准防洪海塘170多公里(包括500年一遇的主城区海塘),从而确保了钱塘江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奠定了杭州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