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门口的管道
挖泥船下湖
9月24日,中午时分,一辆私家车沿曙光路缓缓驶入北山街。路口执勤交警示意停车,这辆车当天限行。
车窗降下,副驾驶座上,一位白发老先生抱着一幅遗像。
交警看了看,低声说了一句:“先走吧,到时候接受处罚就可以了。”
捧遗像的老人叫盛国进,73岁,车里还有他的三个弟弟:盛国定、盛国瑜、盛国雷,开车的是他侄儿。
“爷爷还没坐过我的车,我要带他到西湖边看一看。”侄儿说。
一路树影斑驳,车子沿湖行驶。盈盈一湖水中,蕴藏着一位已故百岁老人的西湖故事。
因为西湖,爱上杭州
盛国进的父亲叫盛礼淑,小名桂卿。“父亲在100年前桂花飘香的时节降生,在100年后桂花飘香的世界离世。”盛国进说,作为杭州解放后第一任西湖疏浚工程处主任,父亲此生最牵挂的,就是西湖。
曙光新村,盛礼淑老人生前的家约40平方米。不大的屋子里,书架上大部分是关于西湖的书:《西湖风景园林》《碧波盈盈》《杭州市城市绿化志》《南宋临安两志》……一张小床上,白床单铺得很平整,一旁的书桌上,摆放着近半米高的《杭州日报》和《新民晚报》。
盛国进说,父亲生前最爱看《杭州日报》,因此,父亲故去后,子女们就在杭州日报上刊登了一则简短的讣告:先父盛礼淑享年100岁,生前长期从事杭州西湖的保护治理及园林机械方面的技术工作。遵照父亲遗愿,丧事一切从简,并谢绝奠仪。
盛礼淑是湖州德清人,当年第一次来杭州便深深喜欢上了这里。“次爷爷带他来见世面,参观1929年的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因为很喜欢杭州,所以毕业后,他就考取了杭州的公务员。”盛国进说。
迎难而上,疏浚西湖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西湖都经疏浚,其中有些工程的直接目的并非是为疏浚西湖,但也与西湖有关。资料显示,历代主要工程共23项,最为人熟知的当然是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三位疏浚西湖的故事。
然而,解放初期,西湖已有150多年不曾疏浚,湖底淤泥堆积,长满水草,湖水平均深度仅0.55米,游船开过,湖泥便跟着泛起。“那时的西湖有的湖面已经沦为沼泽,湖泥淤塞,杂草丛生,环湖多是洼塘低地,园林荒废……”盛国进常常听父亲说起这些往事。
为恢复西湖风光,也为增加蓄水量,1951年,西湖疏浚整治被列为国家城市基本建设项目,杭州成立了疏浚西湖工程处,第一任主任就是盛礼淑。
最初,疏浚淤泥完全靠人力,缓慢吃力。后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上海(黄浦江)航道疏浚公司等企业支援下,西湖疏浚采用了机械挖泥船。
那次疏浚规模有多大?“挖掘、清除的淤泥有720万立方米。”盛国进说,“可以堆出几十条苏堤。”
当时参与工程人数最多时有七八百人。“一艘链斗式的挖泥船先在小南湖里挖,再靠扁担挑、箩筐背,人工搬到南屏山脚下,也就是现在的太子湾公园。挖泥船挖得快,人背得慢,跟不上节奏,后来就又买了两艘链斗式挖泥船、八艘泥驳船、两艘拖轮,还有吹泥船、抛锚船等,这样一来,挖泥船挖了泥,泥驳船马上运走,由拖轮拖着靠岸,转交给吹泥船,在泥里加水和成泥浆,通过输泥管道,排到堆土区去。”盛国进说,当时的输泥管道总长约4公里,一根从杨公堤输出,一根从少年宫输出,但当时钢材不够,父亲便和同事们想出一个土办法,将柏油桶接起来,代替钢管道。
这一尝试效果不错,盛礼淑和同事们很高兴,就在管道旁拍摄了负责西湖疏浚工作以来唯一的一张工作照。工作照背面写着拍摄年份:1954—195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