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登云路43号金诚大厦6楼,刚刚完成装修的大厅前,挂上了新招牌——城市化发展中心,室内,一块巨大屏幕上交替滚动着数字和信息。
中兴路,道路长3600米,计划总投资1.25亿。某区安置房建设,3000套住房,2017年前建成。标准厂方建设,2万平方米……
这是来自江浙多个城市,价值千亿的基础设施工程。
这里,是一个创新型PPP项目交易中心,拱墅区创新发展的一大突破。
PPP,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写,一种公私合作模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建设运营。简单地说,就是市场能做的政府不做,民营经济能做的国企不做,社会组织能做的政府不做。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PPP模式迅速升温开始新的探索。
拱墅区的这个交易中心,今年3月份开始试运行,目前已经有50多个项目上线,由辖区内的大型产业金融服务集团金诚集团运作。
乍看之下,中心的模板有点像一个会员制的淘宝网。
政府部门挂出需要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平台将项目分为道路、保障房、厂房等5大类归类,具有资质的社会资本看到信息后,选择下单,沟通、接洽、落地自己能承接的项目。
“如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解决城市化发展资金缺口问题一直是新型城市化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PPP运作模式,由政府部门的官网发布信息,或者在某些资产交易中心发布信息。这样的模式,一来信息不够对称,二来政府部门仍需承担大量繁琐的工作,比如,项目拆分整合、对接洽谈、法律支持、融资风险控制。”
金诚集团城市化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骆卓琼说,这个平台是一种更加专业化的PPP模式,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在同一个平台上,信息公开透明,各自职责清晰,把更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她介绍了正在运作的一个项目,某区要进行城市化建设,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来建设区域内的道路、保障房,整个区域的投资过百亿。
双方洽谈有合作意向之后,中心会派出由审计、风控、法务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做整体项目评估,以及后续的合作确认。通过平台,每个PPP项目被细分为多个可交易标的,平台内的产业合作方立足于自身的专业和优势,与交易标的进行自由撮合、专业对接,最终渗透融合成为一个PPP项目体。
考虑到大部分PPP的项目周期长、涉及面广,金诚集团董事局主席韦杰提出了“全生态城市化运营商”概念,采用“中心+地方政府+X(产业合作伙伴)模式”,在当地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项目,并同步引入核心产业资源,避免城市化的“空心化”。目前,已经与浙江、江苏、安徽等多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向签约1000多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