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化镇欢潭村,有一所萧山现存唯一的清代书屋。斑驳的墙壁,古朴的房屋,走过这座历经百年的书屋时,仿佛有琅琅书声传来。
A
唯一的清代书屋
曾经是务本堂的私塾
二桥书屋建于清代中叶,是萧山现存的唯一的清代书屋。
二桥书屋的得名,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从浦阳江坐小船溯欢潭溪而上,有两座石拱桥,分别是仁济桥与上睦桥,二桥书屋正处于两座桥之间,因此得名。
二桥书屋整座建筑是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主屋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额镌“二桥书屋”。书屋横宽16米,纵深20米。
虽然看来已经破败不堪,但从细节处还可以看出当年修建二桥书屋的主人相当考究,比如镌刻“二桥书屋”的门头下方,是石雕门套,门套内还有雕刻精美的装饰,可以看出主人相当用心。
据欢潭村书记阮山虎介绍说,其实,二桥书屋本来是务本堂的私塾。务本堂是欢潭最有名气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作为欢潭明清一条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务本堂内清幽安静,回廊连绵,木门、木窗、木椽上精美雕花随处可见,曾是山阴县最大的墙门,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当年,作为镇江知府的田祚,在修建务本堂以后,因为相当重视文化,认为读书可以光耀门楣还可以诠释家教之风,因此又修建了二桥书屋,田家的后代全部都在二桥书屋里启蒙。
B
人才辈出 一座书屋诉说文化遗风
“耕为本务,读可荣身”,如今,仍然居住在务本堂内的81岁老人田冰君告诉记者,“田氏是欢潭望族,向来重视耕读传家之风,一直未曾间断,因此,人才辈出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据考,这里历史上曾经出过进士2名、县令2名、知府3名、御史2名。
如务本堂二房田祥为进士,三房田祚为举人。在二桥书屋就读过的田氏后裔更不乏俊彦,如田曾垲、田曾基、田曾彭,他们在《萧山县志》里均有记载。比如田曾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为台湾大学教授,鸟语专家;田曾基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38年参加新四军,任军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精通6门语言的田曾彭,回乡后,热心山区英语教学,为家乡父老津津乐道。1910年出生在欢潭的田曾彭,15岁那年离开家乡,随堂哥到上海求学,进入上海明立中学读书,毕业后,他顺利考入吴江大学专攻英文。他不仅白天刻苦攻读,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第二外语。不久,他就学会了日语、法语和俄语,后来还跟二哥学会了德语。
在外漂泊数年,晚年回到家乡后,一有空闲,老人就热心为山区英语教师作咨询、为高考生作英语辅导,经他辅导的学生,有的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有的还出了国。更难得的是,老人帮助他人翻译资料、辅导学生学习英语,从不收取报酬,全是义务劳动。
石栏缅帅碧潭欢,书屋留香斗拱残;耕读传家崇五义,正身务本继遗端。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二桥书屋与欢潭村的明清一条街上的老建筑仍在为后人们诉说着一个厚重而不张扬的文化遗风。
值得高兴的是,目前整个欢潭村已经有了整村旅游规划,规划中,二桥书屋将作为其中一个景点,供游客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