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港”特色 打响文化牌
我们的“以河之名·江干河道命名征集活动”,从3月20日发出征集令开始,4月3日起全面进入读者投票阶段。
从2300多件读者推荐作品中,经过层层删选、淘汰,4月8日投票结束后,通过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统计,60件作品脱颖而出。
昨天上午,为了这些“金点子”,我们特别召开了一场评审会,请来的专家,涉及多个层面,比如有治水专家,也有热心市民,有相关镇(街)负责人,也有“两代表一委员”。
要做的,就是推选出最打动他们的24个名称。
1
好找好记,指向性也要强
“用一个名称,将文化凝固在一条河流之上。这一凝固,可能是上百年,甚至几千年。各位,我们正在做的这件事,非常有意义。”市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工程管理处处长蒋征波说,一直以来,路名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而河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略。
“一般来说,命名有三大原则,一是好找好记,二是指位性强,最后一个就是历史传承。”江干区民政局负责地名工作的副局长章一川说。
他举了个例子,就拿一条塘工局路来说,“‘塘工局’那可是江边各个堡房的上司,位置也在堡房的起始位置,所以这条路的名称也有历史渊源。”
比如有读者给八号港起名牛田港,他也很赞成,“整条八号港,都在牛田社区辖内,而且‘牛田’二字,也恰好与九堡一直倡导的‘耕读文化’衔接上。”
此外对横一港,章一川也倾向于命名“杨公港”,“旁边就是一条杨公路,指向性非常强。”
2
专家建议保留“港”
究竟是“河”,还是“港”,大家热烈讨论。
“来之前,我特地百度了一下,对于‘河’来说,似乎‘港’是指江河的支流。”江干区政协委员冯亮说。
“我来解释下,在我们杭州,一般来说,南北向叫港,东西向称河,比如西湖区当年有个‘四港四河整治’。”蒋征波说。
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综合管理处处长严鸿补充说,“当然,每个地区对于河道命名,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下沙就是‘渠’,下城有很多‘漾’,拱墅还有‘浜’,我个人认为,江干还是保留‘港’这一名称,既有当地特色,百姓也叫得习惯。”
3
打出江干水文化牌
不少专家对“三官河”这一命名,非常感兴趣。
昨天,命名者、彭埠镇文化站站长王云良也作为热心市民来到现场。“我给四号港取名‘三官河’,就是愿钱塘江‘波澜不兴’。”
他解释说,四号港最南边,原先有个供奉天、地、水三官神的庙——三官堂。
“这一点,也跟我们区正在打造的钱塘江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江干区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关佳晶说,河道命名,正是一项水文化牌。
“还有一个问题,四号港原本与笕桥的白石港是连通的,后来做沪杭高速,这里就‘断了头’,今年市里有个大工程,就是要将沪杭高速(艮山路至德胜路段)进行提升改造,所以将来这两条河一定要连通的,大家也商榷下,究竟是叫三官河,还是叫白石港。”蒋征波说。
还有“孝心桥港”,也恰好契合丁桥打造的孝文化。“当年这河港上面,确实有座桥,名字就叫‘孝心桥’。”丁桥镇城管办工作人员沈至根说。
按照相应程序,昨天推选出的24个名称,将被送至市里相关部门和江干区政府,定下最终命名方案。随后,这些名称还要在沿线社区进行公示,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