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良(中)深入民间采集故事传说。
彭埠镇文化站站长王云良的办公室不大,但四周堆满了书。记者去采访,他有些“窘迫”,两手一摊,“等我一下,把这些书挪到那边。”稍稍留意,这些书,大多与钱塘江文化有关。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王云良最近获得了一项荣誉称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要知道,全国百位,整个浙江也只有7位。
听故事的他,成了民间故事的“小传承人”
“小时候说‘学习’,那就是读书,说实话,我对读书不感兴趣,却对长辈们讲的民间故事非常喜爱。”他笑着说。
王云良是土生土长的彭埠五堡人,打小生活在钱塘江边上。
长辈们的故事,自然离不开钱塘江。
他不但喜欢听,还喜欢把听到的民间故事讲给别人听,为了讲得不走样,就常常把听来的故事仔细记录下来。水到渠成般,他走上了一条民间文学创作之路,也成为了当地民间故事“小传承人”,进入了文化站工作。
“在历史上,彭埠的百姓吃尽了钱塘江的苦,江北塌江了搬到江南,江南塌江了搬到江北,正因为如此,有关钱塘江的传说特别丰富;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太阳下老的给小的讲故事的场景已不多见,很多传说因为少了传承人而濒临消逝。”王云良说,许多过去“能说善道”的讲述者如今都年事已高,记忆开始模糊,好多故事只剩只言片语,甚至于很多传说早就随着讲述者的驾鹤西去而不复存在,这种“人亡歌歇、人去艺失”的现象已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