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政要览  新政解读  王国平报道集  蔡奇报道集  大政访谈  新政论坛  大政图鉴  民主促民生  大政纵览  区县传真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杭州新政> 新政解读
 
城市有机更新开启科学城市化之路
2009-09-25 06:26:32杭州网

中共杭州市委

宣传部课题组

所谓城市者,人类生存和发展之介质也,文化之容器也,新文明之孕育所也。

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实证杭州已有5000年建城史。

经历千余年的历史沧桑,今天的杭州终于迎来由“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华丽转身,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有机更新”道路。

“城市有机更新”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充分体现了科学城市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杭州的生动实践。

一、“城市有机更新”是一条在不断探索中形成的城市发展道路

解放之前,杭州是一座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消费型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之中第一产业独大,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但是发展颇为畸形。工业尚未完成资本积累阶段,产业体系尚未完备,城市产业布局尚未成型。

新中国成立,拉开了杭州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序幕。(下转A7版)

(紧接A1版)20世纪80年代,城市近郊区就已建立半山重工业区、拱宸桥纺织工业区、祥符桥小河轻化工业区、古荡留下电子仪表工业区和望江门外食品工业区等。

城市发展的客观实践要求杭州探索“城市有机更新”道路。

1982年,杭州正式确定成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为了保护好60平方公里的西湖风景区,客观要求“城市总体规划要对污染严重而就地无法治理的企业应有计划地逐步迁出市区”,“工业不能占地过多而影响旅游事业的发展”,为此,杭州投入资金用于交通、电信、环保和旧城改造,并着手改造西湖周边地区燃用设备,控制黑烟污染。同时,全线打通西湖引水工程的输水轨道,完成中东河综合治理工程和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工程。

“八五”时期,杭州市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先后获准建立,成为杭州提升产业层次、转移工业经济的有效载体。

1996年,经过行政区划调整,杭州市区由430平方公里扩大到683平方公里,暂时摆脱了城市空间狭小的制约,拓展了产业布局空间,提升了城市配置功能。

1999年,《关于加快杭州城市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出战略决策:“要把加快城市化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这为形成“城市有机更新”提供历史机遇。

新世纪,新征程,新跨越。2001年来杭州先后实施三轮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由点到面、由线到片,“城市有机更新”之路全面铺开。

城市形态有机更新。2001年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也正是在这一年,杭州开始着手编制新一轮城市规划,2007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明确杭州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勾画 “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杭州城市新格局。根据新一轮规划,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推进“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推进“城市群”建设,推动城市从“倚湖而兴”向沿江跨江发展、从“摊大饼”向“蒸小笼”、从“一主无副”向“一主三副六组团”、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转变,构筑起“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空间布局。

街道建筑有机更新。杭州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有保护价值的老街老巷众多,保存着大量历史建筑、文保点、文保单位和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原则,制定保护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合理利用,保护古城风貌,传承历史文脉。

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杭州先后实施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良渚大遗址综合保护、“一湖三园”综合保护、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大学城建设和生态市建设工程,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定位更加突显。

城市道路有机更新。杭州先后实施“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两纵三横”、“十纵十横”、市区支小路改造、背街小巷改善等一系列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工程。

城市河道有机更新。杭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五水共导”山水城市。围绕彰显“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先后实施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两大工程。

城市产业有机更新。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战略思路,明确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战略方针,杭州先后实施工业功能区建设工程、市区企业搬迁工程、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工程、市场整合提升工程、休闲之都建设工程,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业大市。

城市管理有机更新。围绕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推进管理目标、体制机制、管理设施、管理内涵、管理手段的更新,努力实现“民本、从严、依法、标化、长效、精细、品质”管理。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杭州曾经有过建旅游城市还是搞工业城市的争论,曾经有过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推进城市化的矛盾,而“城市有机更新”为杭州找到了一条和谐双赢的城市化之路。

二、“城市有机更新”让城市化实现科学发展

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社会进步的主动力,还是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者。但是,城市化则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无论是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还是社会治安形势恶化、违法犯罪活动增多,都对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带来影响。杭州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城市化中有效防止人民生活品质下降,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让人民群众拥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然而,最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都在“拆老城、建新城”习惯思维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留给人们的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正愈来愈少,杭州也没有例外地曾经有过短暂的“弯路”。但是,杭州马上理性地认识到了保护历史、延续文脉的重要性,及时地树立起“城市有机更新”的城市理念,在推进城市化中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保护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既推动了城市繁荣与发展,也使城市生态环境付出巨大代价,垃圾处理量剧增,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加剧,光污染、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杭州通过走城市有机更新道路,让杭州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花更艳、老百姓寿命更长,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和轿车进家庭,交通“两难”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同时也是最难根治的一大“顽症”。杭州加快城市道路有机更新,缓解交通“两难”问题;坚持“两疏散、三集中”方针,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形态调控城市交通需求。

“城中村”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外来人口大量集聚造成的。同时,它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规模快速扩展,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农村变城市和农民变居民工作跟不上也有密切关系。杭州走“城市有机更新”道路,让广大外来创业务工人员也能在杭州安居乐业,有效防止了“城中村”演变成“贫民窟”。

杭州城市富有个性和特色,从人文角度而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自然角度而言,是“真山真水园中城”;从城市美学角度而言,杭州城建伊始就包蕴着“湖城相畔、山坊相望”的中国式家园理想,并代有传承,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大山水格局。杭州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弘扬“城市美学”,通过弘扬“城市美学”彰显城市特色。

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杭州更新管理意识、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投入、落实长效管理,打造“清洁、清静、亲水、绿色、无视觉污染”的“国内最清洁城市”,市民文明素质与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城市化带来的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既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又造成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资源短缺,同时也对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出更高要求。杭州通过城市产业有机更新,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推进 “退二进三”、“优二兴三”、“腾笼换鸟”,发展新型都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最终减少环境污染、破解要素制约、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面对城市化挑战不消极、不回避、不盲动,杭州创造性地走“城市有机更新”道路,在应对城市化挑战的实践中实现城市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城市有机更新”是一条城市科学发展值得坚持的宝贵经验

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杭州城市发展应立足自身实际,继续借鉴国际经验,继续创新思路,继续创新实践,继续坚定不移走“城市有机更新”道路。

杭州的每一方水域、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条道路,都是公共资源,都应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而实现的最好办法就是“还归于民、还归于游客”。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落实“三问四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充分体现“城市建设为人民、城市建设靠人民、城市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建设成效让人民检验”。

“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文化的绿色”是民族精神的“基因”,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就是既在规划上注重文化导向,更在建设中体现文化品位;不仅注重整体文化氛围,更注重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不仅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更注重发展先进文化。

城市也有自己的“生命信息”、“遗传密码”,让杭州这座千年古城“再活一个五千年”。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既满足现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路,充分体现“代际公平”。

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就是坚持积极保护方针,强调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努力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三个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就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针,强调“细节为王”、“细节决定成败”,强调精益求精、不留遗憾,使每一个景点、每一处建筑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专家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成为“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世纪精品、传世之作”,成为“今天的建筑、明天的文物”。

2008年,杭州提出“城市国际化战略”,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同时把国际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国际化提升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城市有机更新”必将在杭州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中发挥更大效应,加快构建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杭州,正积极引入城市综合体理念,立足现有条件,着眼未来发展,按照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方针,规划建设一批城市新城和综合体。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城市有机更新”能在城市新城和综合体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推动杭州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城市有机更新”,让杭州这座古老的城市青春永驻、生命长存,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科学城市化之路”,让杭城的建设管理彰显品质,也让这座城市成为不同阶层人民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罗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大政纵览
 
·杭州向全国派发旅游消费券
·2009年三大报告公示
·印象西湖,杭州的一张金名片
·杭州向67万市民派发亿元消费券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大政图鉴
 
中山北路一期20家小店 ...
 
献礼祖国华诞 西博会新...
 
钱江新城 给杭州一个美...
 
明天第二届市民摄影节 ...
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