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桥工后代编书缅怀父辈 揭秘钱塘江大桥往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7-11 09:39   


出生于1938年的来光明,是当年协助茅以升修建钱塘江大桥的来者佛次子。日前,这位已年逾八旬的老翁给笔者送来了他主编的《钱塘江桥往事揭秘》,这是来光明历时十载、七易其稿的心血结晶。

为修桥、炸桥、再修桥做贡献的老桥工

来者佛(1903-1952)原名来培祺,字侠臣,浙江萧山人。他生长在钱塘江边,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研究钱塘江水系、山洪和潮汐规律,先后在1934年至1935年的《浙江新闻》报上发表《六和塔对岸之今昔》《江干之潮》《钱塘江水势与钱塘江大桥关系——深望水利当局与桥工委员注意》等多篇文章。

钱塘江大桥是1935年4月1日正式动工的,但因缺乏对变幻莫测的钱江潮汐的了解,工程接二连三遭遇挫折:先是打桩机船“多德号”被台风击沉,继而一只600多吨的沉箱被“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冲得在桥址上下游10多公里的江面上来回“游走”。茅老曾回忆说:“在4个月内,沉箱似脱疆野马,乱窜了4处之多。外界不明真相,说钱塘江果然厉害……”

茅以升因缺乏翔实的钱塘江水文资料,各种困难严重影响工程进展,时任铁道部次长的曾养甫,甚至一度急得要与茅以升一起“跳江”。

当茅老读到来者佛撰写的《钱江水系源流》《今昔江流地带》《江沙淤积原因》等系列文章时,喜出望外,当即请来者佛加盟桥工处,担任南岸沉箱工地监工,为钱塘江大桥的修建作出了贡献。

来先生担任南岸沉箱工地监工时,对混凝土浇注工作所知不多,但他善动脑筋,细心观察并虚心向工人请教,不久就由外行变成了内行。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撰写了《三合土(水泥、石子、砂子)之混合》一文,从原材料储备、质量鉴别、样品试验、场地准备、材料搬运、混凝土搅拌,钢筋扎制与检验,捣插方法、成品养护和拆模后缺陷的修补等各个环节作了全面规范,这篇8000多字的“混凝土作业标准”,得到了分管质量工程师李学海的肯定,李工欣然在“标准”上写下了“叙述入微具见匠心”八个字,并签名盖章以示郑重。

另外,他以丰富的水文经验协助茅以升利用潮水规律浮运沉箱,解决了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困难,为大桥顺利完工作出了贡献,因此深受茅以升的青睐和信任。

1937年夏季,大桥即将通车,日寇在上海发动了“8.15”事变,暴露了南下侵占全中国的野心。为了阻止日寇南侵铁蹄,茅以升决定在14号(南岸第2个)桥墩上预留炸药孔,必要时可将桥炸毁,来者佛监督完成了任务。

9月27日大桥通车,战事已进一步加剧。10月下旬,南京政府丁教官携带国防部炸桥密令,赶赴工地作炸桥准备。因炸药孔是来者佛监督浇注的,因此茅以升让他协助丁教官掩埋炸药。11月16日深夜,来者佛陪同丁教官和10多名工兵,将数百公斤炸药放入预留炸药孔。

茅以升向当时的“国防部”请求,为了让更多的物资和军民通过大桥南撤,不到万不得已,暂不炸毁大桥。11月17日凌晨,所有通过大桥的火车司机都接到一道严厉的“密令”:“严禁在通过大桥时清理炉灰。”

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事例:短短一个月里,数百万军民通过大桥撤退,无数物资运往后方,仅实施炸桥前的12月22日这一天,就有300多辆机车和2000多辆客货车通过铁路桥撤退。但谁都没想到,此时,他们的脚(车轮)下已埋藏着足以粉身碎骨的炸药。

杭州是1937年12月24日沦陷的。沦陷前一天下午1时,正式接到炸桥命令,丁教官指挥士兵用了2个多小时,将连接炸药的100多根引线接到桥南小屋的起爆器上。此时仍有无数难民潮涌过桥,直到下午5时多才断然禁止行人通行。一声巨响,满天烟雾、这座通车仅89天的雄伟大桥三座钢梁堕入江中。 

短短的89天,大桥作出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贡献,特别是帮助数百万群众从桥上逃命,避免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在杭城重演。

抗战胜利后,大桥恢复通车,来者佛被安排在大桥南岸管理站工作。由于日寇时期破坏严重,留下许多隐患需要修复。因他对大桥结构比较熟悉,为大桥修复提供了许多建议。

个别技术人员看不起小学教员出身的来者佛,但他总是不计前嫌,热心提供帮助。如修复5号墩时,负责施工的陈监工起初颇为自负,但后来遇到一个难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有人指引他去请教来者佛,来先生见他主动来请教,就客气地接待了他。来先生拿出当年的图纸一一指点,连说带画,使陈监工受益非浅,连连道谢而去。五号墩修复过程中,经常有墩底施工的人晕倒,来者佛提出加强通风、增大供氧的建议,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解放初期,汽油紧缺,油价昂贵,来者佛提出了将汽油机水泵改用电动机抽水泵的建议,不但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效率,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延伸阅读:

茅以升为杭州市留下的大礼:钱塘江大桥档案

鲜为人知:日寇当年如何修复钱塘江大桥?

历尽劫难保管遗物

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者佛先生去世前,把一些建桥时的遗物和资料交给了来光明。这些遗物中,有“钱江水势与钱江大桥关系”的原稿和在“浙江新闻”上连载的剪报;有“三合土之混合”原稿,有“钱塘江桥工程处”和“钱塘江桥管理处”两枚银质证章和抗战胜利以后钱塘江桥恢复工作时佩带的红色袖章,还有两册钱塘江桥建造时的工程摄影辑和有关大桥的一些其他资料。

来来佛告诉儿子,这些物品已几经劫难:杭州沦陷时,他用油纸包好资料,塞进两个竹筒用蜡封口后埋在地下,躲过了日寇多次搜查。1944年2月,这些资料又经历了一次火灾劫难。虽然已用油纸和蜡封住了竹筒口,但还是进了一点水。来者佛小心翼翼地把受潮的资料一张一张地晒干,又让7岁的来光明寸步不离地守在旁边。这些资料虽经抢救,至今还隐约可见当年水浸的痕迹。

“文革”中,这些资料又一次经受了劫难,红卫兵听说来家有这些资料,就要上门“扫四旧”。好在当时来光明在西南铁路工程局当工人,是响当当的工人阶级,红卫兵才不敢造次,这些珍贵的资料才得以保存至今。

1952年,来者佛去世。其次子来光明1960年从浙江省电机专科学校毕业,先后在浙江省机械厅和宁波变压器厂从事技术工作,1965年响应国家号召,报名支援西南工作,先后参加湘黔、成昆、三茂(三水至茂名)、衡广等多条铁路建设,1992年从中铁五局运输处机械修配厂技术室主任的岗位上退休。

退休后,他在多年担任中学老师的妹妹来小兰协助下,整理父亲留下的修建钱塘江大桥及与茅以升有关的各种资料,通过走访了解情况的亲友、当时还健在的曾参与建桥的老人等方式,多方搜集各种史料,从2007年开始,精心撰写《钱塘江桥往事揭秘》。

初稿完成后,他自费打印数十份,分别向茅以升科技基金会秘书长、茅以升先生的女儿茅玉麟女士,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原史料科长、钱桥研究专家钟光明先生和其他钱桥研究者征求修改意见,历经十年寒暑、七次修改,终于在钱塘江大桥通车80周年前夕完成了这册17万多字的作品,他向参加钱塘江大桥通车80周年纪念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赠送此书,受到高度评价。

该书正文十八章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结构,附集中收录了1937年12月23日钱塘江大桥被炸后,来者佛写给在大后方的茅以升的信《敌伪对本桥之动态》、来者佛当年发表在《浙江新闻》上《钱塘江水势与钱塘江大桥关系》的系列文章和“桥墩沉箱吹泥法吹泥管示意图”等十多份珍贵史料。许多资料是第一次面世,为研究钱塘江大桥建桥史、传承以茅以升、罗英为代表的老一代建桥者知识报国情怀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因此受到茅玉麟等专家学者的肯定。

延伸阅读:

杭州的“桥坚强”:钱塘江大桥80岁啦!超龄工作了30年!

咱们中国人有志气!沪杭铁路“保路”运动记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陈慈林  编辑:郭卫
返回
该书正文十八章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结构,附集中收录了1937年12月23日钱塘江大桥被炸后,来者佛写给在大后方的茅以升的信《敌伪对本桥之动态》、来者佛当年发表在《浙江新闻》上《钱塘江水势与钱塘江大桥关系》的系列文章和“桥墩沉箱吹泥法吹泥管示意图”等十多份珍贵史料。延伸阅读:茅以升为杭州市留下的大礼:钱塘江大桥档案鲜为人知:日寇当年如何修复钱塘江大桥。退休后,他在多年担任中学老师的妹妹来小兰协助下,整理父亲留下的修建钱塘江大桥及与茅以升有关的各种资料,通过走访了解情况的亲友、当时还健在的曾参与建桥的老人等方式,多方搜集各种史料,从2007年开始,精心撰写《钱塘江桥往事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