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文体新闻
 
 
俞彩根: 还记得余杭来的“翻丝绵阿太”吗?
2018-11-26 10:06:25杭州网

每日商报(文/摄 记者 张凡 通讯员 胡丹)

说起被子,杭州人一直坚定地认为,丝绵被才是王道。丝绵就是蚕丝,用它做的被子轻薄绵软,直接的作用就是让睡眠更享受。

时间倒回二三十年,在杭州的街巷还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张竹榻、两条长凳组成临时操作台,三四位老太太围坐在两侧,“嘿呦”着用力扯薄一团团丝绵,再轻轻铺在竹榻上。她们叽里咕噜地说着城里小孩听不懂的方言,一边晒太阳一边干活,空气里飘着新丝绵的香味。

每年10月,冷风稍微一吹,勤劳的主妇就开始张罗了。以前这个时候,“翻丝绵阿太”们也会纷纷从杭州周边地区来到城里。现在大家生活富裕,来赚这个辛苦钱的“翻丝绵阿太”很少了。

杭州余杭制作清水丝绵历史悠久,且久负盛名。在当地丝绵叫“绵团”,用方言讲起来,发音就像丝绵一样绵软。俞彩根土生土长在余杭塘栖,是做丝绵的个中高手。

1992年,俞彩根所在的丝绵工厂关门了。但她敏锐地发现,虽然做丝绵的人少了,市场上对高品质手工丝绵的需求依然存在。

于是她挂出招牌,自己开了作坊,由于物美价廉,手艺又好,订单纷纷而至。一个人来不及,她又叫上了同村的姐妹,再后来,女儿、儿媳也加入了进来。直到现在,这家作坊依然受到新老顾客的青睐。

采访当天,有六位阿姨、奶奶在作坊里做丝绵。其中年纪最大的是俞奶奶,83岁,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年纪最轻的姚阿姨也62岁了,喜欢讲话。彩根阿姨在六人里属于“中青年”,话不多。

丝绵制作需经过煮茧、剥茧做“小兜”、扯绵撑“大兜”、晒干等多道工序。

彩根阿姨和老伴俞大伯每天4点就起来工作,俞大伯负责选茧、煮茧。蚕茧在旺火下咕嘟咕嘟煮两个小时,除去蚕丝外层的丝胶。丝胶除得愈净,丝绵质量愈好。

之后的工作,就都是彩根阿姨她们的了。做“小兜”“大兜”都需要把手浸在水里操作,冬天寒冷,夏天皮肤容易泡烂,非常辛苦。

在场的每位阿姨、奶奶都有50年以上的制作丝绵的经验,她们两只手上下翻飞,好似武林高手,一只蚕茧变成“小兜”只要几秒钟。速度之快,相机拍出来都是残影。

因为早饭吃得早,每天上午10点,阿姨们会烧一些点心垫垫肚子,通常是番薯。这也是她们放松的时候,会停下来聊聊天,讲讲笑话。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文/摄 记者 张凡 通讯员 胡丹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又是一年秋意...
“伟大的变革...
“高墙”内见...
第二届埃及中...
武林之夜•中...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故宫修文物》导演新作 《一百年很长吗》
2018杭州定向越野挑战赛火热开赛(组图
余杭校地合作“朋友圈”再扩容 校地合作政
偷电瓶还贷 嫌疑人和民警上演追逐大戏
富阳山头“着火”了?原来这里正进行森林消
谁是杭州桥梁养护届的“火眼金睛”  这场
为亚运助力 亲子高尔夫球运动会在杭举行
18岁少女当街流产大出血不知怀孕:以为是
男子没工作却贷款买保时捷 供不起后撞豪车
女主播为"爆红"裸聊 遭男子截图敲诈被要

巴黎:嬉水消夏

墨西哥左翼政党候选...

大草坪露天舞台演绎...

刘杰携《宝贝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