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文体新闻
 
 
复活五千年文明
2018-06-27 06:12:22杭州网

“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条路,这条有变化的路,将引导我们穿越整个良渚文化。” 10年前,当良渚博物馆全新落成,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设计者、英国著名设计师大卫·奇普菲尔德感慨万分。

而今天,借由博物馆这样一条文化之路,更多的市民公众,有机会穿越历史时空,踏上一条五千年文明的“复活”之旅。6月25日,经过整整10个月闭馆改陈后,良渚博物馆开启“2.0版”——良渚博物院。重新开门的良渚博物院,围绕“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实证”这一主题,分三个板块讲述良渚遗址的地理位置、时间序列以及其时生产生活状态,讲述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系统展示良渚文化玉礼器,让人们更加真切、更加清晰地触摸到这样一段文明演进的历史。

良渚博物院全院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院内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穿插设计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它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致力打造一个“收藏珍宝的盒子”。良渚博物院的较早建成,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多元包容的体现,侧证了杭州这些年来推进世界名城建设的不懈努力。

过去十年,良渚文化考古发现可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近年来的发现,让一个成熟的文明古国从史前文明中勾勒而出。去年出版的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中,“良渚”两字与牛河梁、半坡、大汶口、河姆渡一起写在“中国境内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的地图上,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有力实证。人类一部文明史,是逐渐演进的。人类对于自身文明的发掘与探询,本身也是逐渐演进的,既荆棘丛生,也充满着挑战的乐趣,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

走进博物院,致敬远古文明,就是致敬丰腴的文化创造,致敬前人的丰厚馈赠。陈列、展示与传播好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从而“复活”五千年文明,让文明的力量深入人心。新馆光是展出文物600余件(组),就比原展陈藏品扩充近一倍。在第二展厅,展示的是余杭卞家山遗址49号墓出土的一具完整人骨,借助多媒体,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解剖学、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技术,这位去世时才25岁的先民形象,被栩栩如生复原出来。大型油画、场景复原、数字多媒体、3D打印技术等多种展示手段的交互运用,无疑又让人们向远古文明“靠近”一步。

从更大的外围来说,良渚遗址保护,已经进入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冲刺阶段。以良渚古城保护为重点,对总面积9.09平方公里遗址,以绿植标识、覆土保护、景观示意、原状展示等方式向公众呈现,同时尽最大可能恢复当时古城的河道、湿地、林相等自然风貌。来自自然,回归自然,以绿色作为支点,古今交汇,时空交融,这是今人对于古人的最佳回馈。重新开门的良渚博物院,必定会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添一抹新的亮色。

诗意江南,文化钱塘。杭州已经拥有西湖和运河两座世界文化遗产。以良渚博物院“改陈”为契机,我们必须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力度,加深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让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复活五千年良渚文明,让良渚文化遗产再活五千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汪浩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黄河壶口瀑布...
32年,林海...
“高墙”内见...
缤纷悉尼灯光...
民族歌剧《伤...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一键打印出“心中所想” 3D打印技术
推进“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 富阳、下
闲林“小端午” 龙舟轧闹猛(组图)
杭州热力全开 游客热情不减
杭州市第八届职工运动会羽毛球比赛正式开赛
杭州女大学生去西溪湿地玩了一趟两腿长满红
国内精神疾病大咖共聚杭城 探讨老年人三大
宁杭高速公路桥下河道现一无名女童遗体 9
韩国世宗一施工现场起火 12名中国公民受
台大医院洗肾管误接自来水疑致2死 院方鞠

夏威夷火山喷发导致...

巴以冲突致千余人受...

素颜漂亮的5大女星...

这种布是用来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