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文体新闻
 
 
董绍林:永远做杭州的习作者
2018-04-16 10:17:18 杭州网

摄影:譬如北辰

“看遍杭州好湖山,不会作诗也会吟。”杭州有一位“网红”诗人董绍林,近段时间来,他的诗文刷爆朋友圈和网络,一封家书《你的未来已来》由新华社新闻客户端配图刊发后,一周内便俘获了全国150万读者的心。诗歌《斑马线》不仅赢得35万的阅读量,也道出了杭州这座创业新城的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温度。

董绍林的诗,写西湖的美,写江南的秋,写西溪路的前世今生,写斑马线前的温暖,写杭州的发展变迁。从不刻意追求华丽辞藻和修饰,质朴率真,直抵心灵。

很多人爱读他的诗,是因为他的诗里总有动人的画面,生命的气息,强烈的现实代入感,总能唤起每个人埋藏心底的“诗心”,引发思想感悟的同频共振。让诗歌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回归情真意切的表达。

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

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表达的艺术。然而,在现代社会动漫、游戏等多元冲击下,能花时间读诗的人越来越少,能醉心写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一些诗人在狭窄的阅读环境中逐渐走向内心独白,读者群体狭小,这很难让人感受到诗歌的力量,也让诗歌与新的年轻一代阅读群体渐行渐远。

谈起对诗歌的理解,董绍林直言,“虽然许多独白式的诗歌写得深刻、自我、独特,但诗歌毕竟不是孤芳自赏的镜子,如果不能走入读者心灵深处,走入社会现实,诗歌之路只会越来越坎坷。”

他认为,如何在新时代新的阅读环境中,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让诗歌更好地走入人群,走入人心,走入社会、走入现实,是每个现代诗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创作了很多“网红诗歌”,但董绍林并不认同自己已是一个诗人,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位诗歌的习作者,不断地去写,去感悟。他乐于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在手机端被更多人阅读、朗诵,只是希望自己写的西湖、杭州,以及这座城市的文脉,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董绍林最初只是把写诗当作兴趣爱好,而真正成为他生活的必修课,要求自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是近几年来有意识养成的一种习惯。由于工作繁忙的关系,他只能在业余时间写作。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中午、晚上别人休息的时间和出差旅行的交通工具上完成的,一切都写在手机上。

董绍林说,“写诗,我追求的,首先是画面感,诗句还未从唇齿间流出,心中俨然如画,画中有人物、有天气,有美景,有生命的流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次是历史感与现实感的融合,特别是杭州这座城市,能写出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实发展,这样的冲突会让诗歌更有境地,接地气,暖人心。”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关键是用什么方式和途径,去唤醒,去触动,去参与,去分享。只要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写诗。”

同样,董绍林的作品能成为引爆流量的“IP”,并不是因为写作技巧,而是他唤起了每个人深藏心底的“诗心”,让诗歌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回归我们的表达。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文/记者 应丹 摄/记者 张凡    编辑:高婷婷    
     图库
洛阳龙门石窟
雪浴金银滩
人生璀璨如烟火
美丽博鳌
舒淇一脸素颜放飞自我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皇城根下 体验南宋“穿越之旅”
·中国国际动漫节倒计时10天!
·着力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业界大咖为杭州交...
·《毕业作品》开启悬疑毕业之作 张一山演技获...
·中国传奇故事工作室正式启动
·最新浙江省癌谱公布:肺癌、女性乳腺癌、甲 ...
·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9月开学 主打“科技特色 ...
·回T退订垃圾短信反收更多?代发平台:回几百...
·媒体评吐槽药酒遭跨省抓捕 警惕民事纠纷刑事化
·司机割腕高速公路狂飙 交警发现时座位满是鲜血

中国赴黎维和官兵 ...

中国游客巴士在马 ...

李冰冰直播玩蜘蛛

刘亦菲深夜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