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舒扬接受杭州网专访
杭州网讯“驯良也分许多种,正如温柔的女性也各有异同。
一个在外纵横捭阖,一双柔荑翻云覆雨的巾帼英雄,走进家门也许就舒展了黛眉,轻合了丹唇,一副相夫教子的传统妇人模样。对待他人如猛虎出柙,面对老公却温润服帖如羊羔。
圣人心中百姓当有的姿态恐怕亦然。小时候长辈使你坐下,你就驯良地坐了,背挺起,手放平,头昂起,声要低,因此家庭和睦,上下相安。长大了君王让从军,没有不佩剑上马的道理;皇帝让开山挖河,操起鹤嘴锄,纵是太行王屋楚水大泽也刨干净去,于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臣子和奴隶有云泥之别。臣子忠信驯良,却不仕二主,嫉恶如仇。蛮夷侵犯,他即便是两鬓苍苍的老年文官,也会“嗷嗷”叫着奔赴疆场,如果国运衰微,贼子的屁股坐在紫金殿上,他无论多么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都蹈死不顾。
奴儿则不然。” ——摘自俞舒扬《奴儿乖巧》
俞舒扬为读者签名
时间追溯到2016年11月20日,“2016第八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全国总决赛在上海举办。在现场作文环节,来自杭州高级中学高三的男生俞舒扬,以一篇犀利时评获得一等奖,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获得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一等奖。
俞舒扬,1998年11月出生,祖籍诸暨市次坞镇,现就读于杭州高级中学高三(12)班,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副主席,三次鲁迅青少年文学一等奖获得者。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正值西湖读书节文创书市在浙江展览馆火热进行,俞舒扬携新书《亦青集》来到现场进行了一场读者签售。
俞舒扬新书《亦青集》
《亦青集》收录了俞舒扬自2011年至2016年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小说、游记、时评、杂谈、散文、诗联等,其作品反映了一位少年学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既有超越年龄的宏阔大气,又有孩儿心性的童真意趣。
既有少年视野的率真激扬,也有引人思忖的细察真言。他善于在细微的审度中思考现象的表里,善于对古今的比照中感悟社会的关联,善于用独特的方式来赋予文字的力量。
《亦青集》以一个少年的视野,为读者展示的却是与众不同的思想与理念。正如他自己在文中所写的“世界很大,人却很小。人的梦很大,世界却很小。”
与大读者合影
年纪轻、才气高,写文说话引古用今,且写就的文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这是很多读者对这个江南小才子的印象。
记者也在现场独家专访了这位被媒体称为“可能是杭州最会写作文的中学生。”
话题也就从鲁迅少年文学奖开始。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是国内最高水平的青少年文学奖项之一,由鲁迅先生的独子、全国政协委员周海婴先生在上海创建,至今已举办8届。本届比赛全国有100余万青少年学生参与。
据舒扬介绍,2016年的那场比赛分三轮,经过初赛、复赛再到决赛。
在决赛现场,要求一个半小时内写出篇时评。题目一篇是当今社会和100年前的社会相比,矛盾已经缓和很多,还需不需要鲁迅式的呐喊;另一篇是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一篇内容,写一篇时评。
正是由第二篇选题引出的《奴儿乖巧》,让他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俞舒扬一家人在现场合影
时评文的铺排、文字用词的讲究、立意的深入、语汇的宽广,为什么这个高三学生这么会写文章?
“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我很喜欢写文章,从很小就喜欢了,我爸爸是书法家,我妈妈是女作家,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成长,我真正开始写文章还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还在用拼音写日记的形式。”
在父亲蔡云超和母亲俞宸亭的影响下,舒扬觉得自己身上既有古典的营养,也有新时代的思维,“我爸爸总会带给我很多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小时候,他就经常让我背传统诗词,学习书法与中国的文字研究,而妈妈带给我的是一种新时代的影响,是一些类似于西方类型文学等方面的学习。”
舒扬觉得,正是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与影响,“导致我的文章不算是传统的中国文学也不算是西方文学,是把两者融合在一起的新的文学。”
与小读者合影
除了家庭带来的影响,舒扬也给很多爱写作的学生朋友另一个非常好的建议,那就是大量的阅读,“我初中的阅读量很多,大概100本书一年,高中学业紧张,大概60到70本书。什么类型书都看。”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兴趣去看这么多书?舒扬说:“读书对我来说不是负担,反而是一种比较快乐的,精神放松的状态。我阅读很广泛,各类丛书都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看书,舒扬一家人最常一起做的事情,就是走出家门,去各个地方走走,来增长自己的眼光和视野。
走过的路、看过的山川,路边的野花,精致的旧庭院,破旧的老房子……都成了一家人笔下的时光,一路从《亦庄集》《亦闹集》,走进《亦青集》……
听说自己的理想学府是清华大学时,签售会上一位从清华毕业的朋友说:“那真是太好了,那我们就是校友了。”
俞舒扬很开心,不仅有小读者们喜爱,连大孩子们也喜欢读他的文章,期待与他成为清华校友,这让他的写作和未来,都更有了期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