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才见次雪的广州人曾酷爱穿貂
明朝女人头上的“卧兔儿”,有点类似一块覆盖头顶(前额、最多及耳)的皮毛头巾,“王熙凤”戴的是款式更花哨的“昭君套”。
你在北方露着腰,我在南方裹着貂!这不仅仅是活在没有暖气的南方人的一句自嘲,而是真事。
清朝乾隆末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抵达广州,被当时广州人穿貂的爱好震惊了。这件事,不怪寒流,而是要归功于当时的时尚担当——清朝皇帝。皇帝说,我要把貂毛露在外面穿,于是才成就了流行至今的貂皮大衣款式。在此之前,毛皮都是朝里,再包上一层布帛。
电视剧《琅琊榜》里,大梁男子天团,毛领披风都是一条接着一条的换,特别是身子弱热衷貂毛领披风的“梅长苏”哥哥,虽然不差钱,但他可没有一官半职在身,按照清朝的规矩,很可能是要被治罪的。
在杭州大boss级寒潮没走多远的时候,我们来讲讲穿貂——也就是皮草这件事。
貂皮=奢侈
穿貂的历史很悠久,在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群,就出土过N件2500年前的毛皮大衣。有个萨满身穿毛皮大氅,有具成年女性干尸身着毛皮大衣。考古人员说,羊毛皮短大衣或开襟羊皮大氅是洋海男人的标准服饰,女性则喜欢羊皮大衣,皮大衣袖口窄小至酒杯口大小,完全演化成一种装饰。
明朝世情小说《金瓶梅》第74回,“潘金莲”问“西门庆”要“李瓶儿”的貂皮袄,“西门庆”就说了:“贼小淫妇儿,单管爱小便宜儿。她那件皮袄值60两银子哩。”什么概念呢?明朝的一两银子,大约值现在的600多人民币。反正当时的普通百姓,怕是连只袖子也买不起。
因为贵重,貂皮还一度被纳入了当时的公务员福利。明万历以前,冬天遇到寒潮,皇上会给大臣们发貂皮耳罩,第二天大臣们都得戴着耳罩去谢主隆恩。不过,为减少三公消费,万历年间开始就不发貂皮耳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