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王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身体向来不错,竟然突发急性心梗,引起心源性猝死,幸亏发病时已经到医院急诊室,第一时间得到抢救。
昨天上午,王先生躺在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虽然命是救回来了,但仍没有度过危险期。
王先生是陕西人,在杭州做销售。上周五下午3点多,他在单位上班,当时坐在电脑前,突然觉得胸闷、胸痛,时间持续了五六分钟。
同事见了,不到半小时,就陪他到了市中医院急诊科。
根据王先生的症状,医生判断可能是急性心梗,立即给他做心电图、抽血化验等检查。
没想到病情发展得很快,大约过了十分钟,检查结果都还没出来,王先生突然失去意识,呼吸、心跳停止,发生心源性猝死。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王先生送入抢救室抢救。医生护士加起来有10来人围在王先生身边,轮番上阵为他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做了近15分钟,其间又为他进行了两次电击除颤,这才把王先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王先生冠脉造影检查发现,血管供血条件很差,他的左前降支血管已完全闭塞。随后,心内科医生给他放进一个支架,成功开通血管。
“幸亏当时王先生是在医院急诊室里发病的,没有耽搁抢救时间。如果是发生在院外,周围即使有人会做心肺复苏,如果没有体外除颤的仪器,患者也是凶多吉少。”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叶远玲说,王先生心肺复苏成功后,心脏收缩率明显下降,做了介入治疗后再复查心超,发现他的心尖部位心室活动能力变差,这说明血管被堵牢后,出现了局部的心肌坏死。
“已经坏死的心肌后期很难再修复。也就是说,今后患者的心功能会受影响,活动耐力会变差,以后再次发生心脏疾病的几率也比正常人要高得多。”
通常情况下,心肌梗死主要是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为什么王先生这么年轻就会出现急性心梗,引起心源性猝死?
“当时送他来医院的同事说,他最近经常加班,比较忙,可能太累了。”
叶远玲医师说,王先生之前没有心血管疾病史,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但他体型偏胖,又有抽烟的习惯,有十多年烟龄,而且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加班到很晚。肥胖、熬夜、抽烟、压力大,这些都是引起年轻人发生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尤其是熬夜、过度疲劳,会使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黏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诱发心梗。
年轻人发生心梗的越来越多
注意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
临床发现,现在年纪轻轻就患心梗的人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市中医院急诊科曾接诊两位留学生,都只有20多岁,他们是在熬夜学习后,出现胸闷、胸痛,到医院就诊的。
值得注意的是,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心梗往往发病急、症状凶险,发生猝死的几率比老年人高得多。
因为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血管狭窄往往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比如某一根血管狭窄,在病变过程中,血管周围的侧支循环会建立起来,能起到代偿作用。而年轻人血管侧支循环的代偿功能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心肌活动也比老年人活跃,所以一旦发病,往往来势汹汹。
据了解,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主要表现是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皮肤发绀。一旦发生心源性猝死,在场人员必须立即就地抢救,呼叫120,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叶远玲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如果能在1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包括除颤,黄金抢救时间是在6-8分钟内,每晚一分钟,抢救成功率就减少10%左右。而且时间拖得越久,心肌坏死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后面要想抢救成功就很难了。
“有的人以为自己很健康,即便出现早期不适症状,也会觉得无关紧要、忍一忍就过去了,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其实,不管是谁,一旦出现持续性胸痛、胸闷、冷汗等,都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而在熬夜、过度疲劳后出现上述症状,更应提高警惕。”
叶远玲提醒,胸骨后靠正中或偏左侧的位置,如果持续出现闷痛感,这是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此外,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左臂内侧或左侧肩膀的牵拉痛。当出现这些危险信号时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将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救命药含在嘴里,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