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美酒,越品越醇厚
距离G20杭州峰会召开不到一个月。在杭州生活了5年的新杭州人葛雨歌,为结婚45周年的父亲葛文洪与母亲赵凤光做了这样一件事:拍摄了两组写真《光阴的故事》和《许我嫁给你——杭州》。
一路拍摄,一路感动。葛雨歌说,她感动于父母拍片时彼此的体贴恩爱,感动于一路给予美好祝福的陌生游客,感动于那些高温下坚守岗位、正在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的劳动者。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杭州如诗如画的景色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才有了一个外乡家庭对这座城市的眷恋。
东阳小伙初来乍到
杭州尽是些老旧平房
说起来,葛文洪真正当上“杭州人”,只有5年。他说:“2011年,我们全家从东阳移居杭州,就住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附近的小区。”虽然不是地道的杭州人,但是过去的48年里,因为经商、出差、旅游、女儿读研、工作、定居……在葛家的生活史中,不断出现杭州的身影。
第一次来杭州,是1968年的春天。17岁的东阳小伙葛文洪到杭州当兵。当时的葛文洪,还是一脸青涩,从杭州火车站下车的那一刻,进城的新鲜感和兴奋抹去了旅途的疲惫。“60年代末从东阳到杭州不容易,天没亮就要起床,先坐汽车到义乌,再坐火车到杭州,到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哪里像现在,两个小时就到了。”葛文洪回忆。
也许是头一回进城,也许是当时年轻记性好,在杭州当兵的3年里,有关青春和杭州的那些记忆,至今仍然清晰。
比如,当时的票价,从东阳到义乌的汽车票只要6角,义乌到杭州的火车票只要2.4元;那个时候,买东西还要用各种票,旅馆用的还是老式热水瓶;那时的武林广场还是汽车站,黄龙体育中心还是一片荒地,滨江还是郊区,而杭州一眼望去,尽是些老旧平房……
一家三口游西湖
这座城市变化太快了
接到父亲的病危通知,葛文洪放弃了留杭的机会,回到老家,之后他结了婚,生了娃,在东阳一家民营企业当了采购员。再到杭州时,一个人变成了3个人。
1981年的夏天,西湖边比东阳要凉快不少。从断桥走过的年轻姑娘们,穿着连衣裙,烫着卷发,一个个那么洋气和漂亮,“总之,比乡下的要漂亮许多”。那是赵凤光和葛雨歌第一次游西湖。
那个时候,杭州最繁华的地段还是解放路和延安路一带,曾经的小摊已经变成了商铺,卖的衣服也洋气了不少;武林广场还是汽车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钱塘江上还只有钱江一桥一座桥,不管是火车、自行车还是走路,江对面到杭城都得从这座桥进入。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来一回杭州,葛文洪都感觉变化越来越大。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杭州像是装上了马达——进城的路多了,二桥、三桥都建了起来,马路从双向两车道变成了双向四车道;2000年以后,复兴大桥、钱江五桥、钱江九桥建了起来,滨江渐渐繁华了,公交车线路和班次越来越多,高楼越建越高,社区越变越新,连公厕也大“变样”了。
2011年,当年的小雨歌也来杭州工作,葛家思量再三,决定迁居杭州。
“感觉像是做梦一样。”葛文洪说,“年轻时,能来一趟西湖,觉得这辈子就值了。来杭州定居这种事,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