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杭州市规划局获悉,《关于加强杭州市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的指导意见》已于近日下发,要求通过城市设计导则的管理,科学引导杭州城市景观和建筑风貌的建设,并对其中划定的重点地区建筑方案开展特色风貌审查,包括建筑形态、风格、体量、风貌等建筑要素的审查。以后,重点地区的建筑应该怎么造,用什么颜色,都有了更高的讲究。
根据《指导意见》,重点地区的主要范围有:重要沿山滨水地区、历史风貌地区、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地区、交通走廊及枢纽地区以及其他重要地区。记者梳理发现,市民耳熟能详的风景区和重要交通节点都在其中。
比如,上城区的中河高架、西湖大道、解放路、庆春路等;下城区的庆春路、环城北路、德胜路、运河,江干区的沪杭甬高速、艮山路、德胜路、运河都纳入了重点地区管控。
又比如,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白马湖、临安城遗址、富春江两岸等风景区;钱江新城、蒋村、下沙中心区、之江新城中心区等大型商住区,都在重点地区范围之内。
2015年年初,市规划局和市建委、市城管委联合启动了《关于加强杭州市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的指导意见》的编制。
重点地区的划定有三个原则:保护山水格局,统筹景观控制;保护老城风貌,落实文物保护、历史保护要求;促进重点区域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比如,加强重点地区建筑方案审查,增加对建筑形态、风格、外立面、装饰等影响景观效果的软性要素的审查。在方案审查中引入三维数字模拟,对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程度进行科学判定。创新公众参与形式,邀请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建筑方案审查。
《指导意见》出台后,还要加强重点地区城市家具的设计与管理,针对重点地区特征制定与环境协调的城市家具方案,如路灯、路牌、广告、座椅、垃圾箱等,并由属地政府加强管理维护,从而提升环境品质,体现地域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