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甚至并发症、后遗症……给女性带来这些伤害的,除了疾病,还有人工流产。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流产达千万人次,这还不包括民营医院的数据。更让人心痛的是,重复流产比例高达65.4%。反复流产,可能导致不孕等严重问题。
“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致力于向育龄女性普及避孕知识,提供医疗服务。1月31日,项目总结会上,浙江省妇联副主席方颖说,2011年开始,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承接了“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四年来在41家医院建立了PAC服务门诊,覆盖浙江十个地市,至少8万浙江女性受益。
“人流危害生育”最能引起女性重视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黄紫蓉教授,肯定了浙江PAC项目“走在全国前列”。她还带来了调研数据、前沿信息:
科学避孕,每年能有效减少10万孕产妇死亡;
在一项针对705位25岁以下的未婚流产女性的调研中,她们选择人工流产,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受伴侣影响以及费用等;
此外,“病人最听得进去的”知识,是“人工流产的危害”,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会引起女性重视,尤其是流产后半年内再度怀孕,属于高危人群。
为了更好地普及女性健康知识,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联合《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首期出版了25000册《女性健康》知识专刊,并专门编辑制作《PAC项目宣传视频》,用于在PAC项目宣传和女性健康讲座中的免费发放。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荣获“2015年PAC公益项目突出贡献奖”。
浙江省卫计委妇幼处处长胡崇高说,这项工作是“让更多人成为聪明人,不犯重复的错误”,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
重复流产比例明显下降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海盐县妇幼保健院获得浙江PAC联盟突出贡献奖。
湖州市妇保院生殖健康科主任吴晓云说,从2011年到2015年,因为实施了PAC项目,该院重复流产的比例从56.7%降到了10.29%。
在门诊接待人流病患时,医生就会发放科普资料;病患手术后要签订一份《知情同意书》,告知其医护人员会定期随访;如果人流病患半个月内复诊,可走绿色通道。
医护人员经常在随访时碰壁。推荐口服避孕药时,病患排斥心理很重;有的病患留的电话号码是空号。“很多人对人流还是有一定顾忌,特别是未婚女性。”吴晓云说,人流的女性中,未婚育龄女性比例较高,有高校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她们也是医生服务的重点对象。
海盐县妇保院院长李跃红说:“很多育龄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如此缺乏”。除了发放宣传册、药具等,医护人员还亲自表演情景剧科普。对于有需要的服务对象,医院开展一对一咨询,并且记录下完整资料。
咨询员也是项目的重要一环,依托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专业力量,浙江省目前培育了83名PAC初级咨询员和30名PAC高级咨询员。
项目背景
2011年9月24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发起“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项目以“降低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数量和重复流产率,尤其是流产后一年内的再次人流”为目标,旨在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中设立一批PAC优质服务示范门诊,通过制订并实施“流产后关爱(PAC)优质服务”标准,建立标准化的PAC服务模式,规范化流产后服务流程,为流产后女性提供科学的避孕宣教和咨询服务,促进高效避孕措施的落实,并减少重复流产的发生,提高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