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融融的“郑奶奶聊天团”
《我一个人在家很闷哎 想找有文化的人聊天》后续报道
我们年纪大了都很闷 都想找志趣相投的伙伴聊聊天
今年76岁的郑奶奶,原来是一名护士,12年前老伴去世,儿女都不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在家很闷,又不想每天都被“今天吃什么”、“哪里买菜便宜”之类的话题包围,于是打进85100000热线,想找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聊聊天,聊“健康、卫生、地理、历史”都可以,“大家还能互相学习,多好啊!”
郑奶奶的需求在《嗨!都市快报》见报后,30多位读者来电,都希望和她聊天。
黄奶奶和郑奶奶同岁,退休前是教师,上海人,上世纪60年代初和老伴一起到杭州,子女也都在远方。黄奶奶是第一个回应郑奶奶聊天需求的,经她热情牵线,挨个打电话、发微信,成功邀请到30多位读者中的十多位,约在西湖边会面。
大家第一次见面,竟有聊不完的话。这次会面,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
昨天总共来了13个人。大多年龄相仿,但退休前职业各异——有医生、护士、教师、农民、国企干部、机关公务员,也有从事技术研究或后勤管理的……你叫她奶奶,她叫你爷爷,有说有笑。
郑奶奶昨天穿了件绿衣短袖,黑裙子,银黑色头发和浅浅的微笑写满了慈祥。她被大家推到主座,像是大家的带头大姐。但会上她更多是笑着安静倾听,时而带头鼓掌。
大家说,自己都跟郑奶奶“同病相怜”:有子女,但都不在身边,自己一个人或者和老伴住在一起,想找志趣相投的人交流。
而且在心态上,大家都很年轻。黄奶奶作为见面会首席策划师,用了微信组织活动,“我微信刚学会了一个月。孙女儿教我的!”学会用微信后,黄奶奶已经掌握了“我也是醉了”、“然并卵”等网络用词。
说起好学,一位85岁的大伯说,自己之前没什么文化,退休后进了老年大学,练了一手好字。“他问我们喜不喜欢他的字?大家当然喜欢了!”说着,黄奶奶给我展示了这位大伯相赠的一幅行云流水的字画。
“我说这个大哥,我也要问你求一幅字:健康快乐每一天。让我早点扔掉拐杖!”说这话的是张奶奶,穿一身漂亮衣服,眉毛画得精神。
张奶奶一个人住老余杭,髋关节不好,平时卧床时间比较长,当黄奶奶打电话跟她说“秋天到了,我们聚聚!”,她表示一定要参加,但她连公交车都上不了,结果小区物业一位阿姨,直接开车把她送到了聚会地点。
见面会办得节俭、务实而诗意。老伙伴们约在西湖边的一家茶楼,看景、谈天、说地,茶15元,饭(两荤两素)25元,AA制。
“我原来是搞新闻的,退休之前是编辑。”说话的张爷爷住在沈塘桥,今年76岁,对于这次活动,他总结了几点看法。
他说都市快报触动了一个社会痛点,老年人退休之后,精神生活比较平淡,特别是单身老人,这些人很需要跟人聊天。这个需求,不仅仅是在一起搓搓麻将,打打扑克,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交流。
“交流什么呢?比如我喜欢旅游,我已经跑了17个国家了,喜欢跟人聊旅游。比如郑奶奶呢,喜欢找有文化的人聊天,还有的人喜欢书法、唱歌,都想组建自己的交流圈子。我们聊天时,都带着自己的情况和想法,有说不完的话!”张爷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