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坚:每天起早摸黑卖菜靠自己的双手生活,虽然辛苦,但是踏实啊
正在卖菜的许志坚
许志坚的女儿
年后的杭州阴雨连绵,赶路的人们,从风雨中归来。
到这个时候,年差不多算过完了。杭城大小街巷中的一家家菜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一个个关了的摊位,渐渐都亮起了灯光。收拾、进货、摆菜、将秤归零,卖菜人新一年的劳作,又开始了。
40多岁的许志坚就是其中一员。
再忙,过年一定回家
去年在老家盖了房子
闸弄口菜场35号,是一个正方形的摊位。摊位一圈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花菜、辣椒、番茄、土豆……
许志坚正在帮顾客挑选着蔬菜,他一边将一个白萝卜放到塑料袋里,一边用不太地道的杭州话和老客搭着话:“现在的萝卜毛好嘞,毛甜。”对面买菜的大妈笑笑:“前两天你都没回来,来看了好几次了。”
另一个顾客则熟练地挑着蔬菜,她将两个大花菜放进塑料袋里,和许志坚预定明天的菜。“你帮我进一点荷兰豆,我明天过来买的。”
早在年初六,许志坚和他的妻子、女儿从老家景德镇回到杭州,为了不耽误菜场生意,元宵没过就回来了。这一回来,顾客就都来了,两夫妻一下子忙开了。
许志坚说,他的父母都八十多岁了,一年到头,就见这么一次。而他的儿子也放在老家读书,距离远,不太能照顾到。
“我爸妈一直和我说多回去几次,但有什么办法。做我们这个生意,一年只有春节能停歇下来。”过年一定要回老家,这样的团圆,对于一家子来说,格外难得。
去年,许志坚在老家盖了房子。“房子盖好了,这么多年打拼也算是有些回报。新一年生意开始了,争取多赚点钱。”
回乡,归来,踏上回杭州的路,他们继续前行。
冲着西湖来杭州 慢慢摸着做生意的门道
起早摸黑,这是每个卖菜人的生活。晚上9点睡下,凌晨一两点就起床进货,这就是许志坚每天的作息表。
“做我们这一行,真的是苦啊。”凌晨一点多,他就去勾庄进货,五点回来卸货。而他的老婆则在摊位等着,整理整理,等蔬菜过来一起收拾、摆摊。夫妻二人日复一日,也没有休息日,一忙就是一整年。
说到当初为什么会到杭州来做生意,许志坚笑笑说是缘分。“当时在老家哪里都没有去过,就因为别人说西湖美,杭州好,我就过来了,这一待嘛,就是十多年。”
他2000年初来到杭州,起初在三里亭打零工,后来到东站帮人家的水果店打工,摸了点做生意的门路,才想到自己做生意。
脑筋转得快,口才好,他靠自己慢慢找到做生意的门道,找到进货点,接一些饭店单子。
“这饭店都是我一家家去找的,期间也被人骗,饭店到期了老板换人了,菜钱就拿不到,亏了上万块钱。后来经验多了,做得好起来了。”现在,他帮忙配送大大小小二十多家饭店的蔬菜,菜场里也有许多老主顾会特意到他这里买菜。许志坚说,“菜场做生意也是门学问,熟能生巧么。”
女儿和摊位一样大 她会一直在杭州读书
许志坚在一边忙碌,而他的边上则坐着女儿雨萱。雨萱穿着红色的衣服,眼睛大大的,文文静静坐着写字,很是乖巧。
许志坚说,菜场生意这么忙,其实对孩子来说挺抱歉的。平时夫妻两个清早就摆摊,六点多就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冬天的时候,天都还没有亮,出去黑漆漆的一片。
“她五点多起床,到教室的时候就她一个人,还好她很听话,自己看看书什么的。”许志坚说,夫妻两个忙起来,孩子学习都靠自觉。“她成绩很好,我们也少操很多心,而杭州的学校教学质量好,环境孩子也喜欢,我们会让她一直在杭州读书。”
说起自己的摊位和女儿,还有个挺巧的事情。2007年,女儿出生,而夫妻两个也刚好到闸弄口菜场的摊位卖菜。孩子的年龄,正好和摊位一样大。因为如此,他对于菜场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
“我在这里看着孩子长大,生意慢慢做起来,我觉得真的挺有意义的。”许志坚说,在杭州,感觉已经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而这个城市,也成了他落地生根的地方,“我们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在生活,虽然辛苦,但日子过得很踏实,这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