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淡了”是都市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大家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声叹息。
在旅游过年、饭店吃年夜饭开始成为年轻人过年的主流时,那些传统的习俗和美食愈发显得珍贵。
有那么一些年轻人,他们平日里穿着时髦,有的爱进酒吧看球,有的爱摄影捕捉光影瞬间,还有的是足迹遍布全国的职场强人,他们却偏偏迷恋老底子的年味。走得再远,工作再忙,家乡的味道总能将奔波在外的游子心牵回原点。
大洋山岛上网晒鳗鱼干、诸暨年糕村里打年糕、布依族寨子里杀年猪……四个都市白领的年味故事中,有的年味淡了,有的年味变了,还有的年味消失了,但有一个关键字始终不变,那就是“家”。
年味也是家的味道。
吊晒出来的家制青鱼干
1990年出生的彭晓晓,浙大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杭州城西一家化妆品公司担任企划和推广,写文案和出差占据了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辛苦在外,老家萧山蜀山街道金西村的“螺蛳青”(土话里的“青鱼”)干是她每年都必赴的味蕾大餐。
一盘咸淡适中、皮肉鲜嫩的青鱼干是萧山人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最好“下酒菜”。年前,挑选连续晴朗的日子,在阳台上吊上一排肚内空空的鸡鸭鱼成为金西村的一道风景。
彭爸是地道的萧山人,也是制作鱼干的高手。他做的鱼干又鲜又嫩,鱼肉肌理分明,而且咸淡适中,泡汤、下饭都是上等之选。
彭爸用来做鱼干的鱼必须要大,一般是二三十斤重的螺蛳青。
工序也很地道。新鲜买来的螺蛳青,不刮鱼鳞,直接剖背,去掉内脏。然后把粗盐均匀涂抹在鱼身上,将鱼身平摊放在家里的缸中,用几块大石头压在鱼身上,两三天后将鱼翻面,让盐分充分渗入鱼肉之中。最后起缸,将鱼肚用木棍撑开晾晒。
鱼干晾晒的天数也有讲究,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晾得太久鱼干肉质会发硬,晾的时间太少则鱼肉未充分干燥,不易存放。
小时候,喜欢凑热闹的晓晓姐妹俩总会拿着鲜鱼在屋里跑前跑后,抑或在大功告成后趴在桌上偷吃一块。
工作后,回家的时间少了,鱼干的乐趣全在“吃”上了。
“现在每年都是没等我到家,鱼干已经上桌了。”总是晚到一步的晓晓很无奈。
渔网上的过年海味
远在东海嵊泗的大洋山岛上,鱼干也是必不可少的过节美味。但唱主角的不是河里的青鱼,而是来自大海的鳗鱼和带鱼。个头大、新鲜的选材标准和盐腌工序与金西村如出一辙,只是在晾晒上,除了吊晒外,多了独具海岛特色的渔网晒。
细密的网纱用铁棒箍成一圈,平平圆圆的渔网四角由晾衣绳栓住,用铁钩吊起,铁钩hold不住的大晒网则干脆摊在椅子上或者屋顶露台上。
为了防止喜腥的猫咪来庭院里偷吃,海岛姑娘杨佳星的记忆里,小时候晒鱼干时家人都会拿竹竿把绳子撑高,这样,猫咪就够不着了。
现在晾衣绳改成了竹竿,岛上的人搬进了楼房,屋顶露台成为晒鱼干的首选,就高枕无忧了。
网纱质地细密,空隙甚小,大海里的各种鱼都可以上网“装饰”。鳗鱼、带鱼……有的刚脱离大海母体就上了网,应了海岛人的那句“靠海吃海”。
年三十是海岛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顶着绽放在夜空中的朵朵烟火,出门在外的海岛人纷纷回来与家人团聚。晚上,年夜饭上桌,除了常见的鸡鸭鱼肉以外,佳星的过年最爱——呛蟹必不可少。
心灵手巧的岛人家家都会制作呛蟹:洗刷干净的梭子蟹用调制好的盐水浸泡24小时,如果来不及浸泡一整天,可以将蟹壳的两边尖角剪掉一点来入味。
去年从浙江工商大学毕业的杨佳星如今是嵊泗网的一名记者,妈妈做的呛蟹配上米醋在她看来是对一年辛苦工作的最佳犒赏。
连排的渔网、屋檐下的鱼干、海上的渔船……成为镜头下的小岛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