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用善意和诚意,通过一些小的发现,朴素地报道我们的时代和生活,欢迎你也来分享你的故事。
昨天中午,我接到职业报料人老朱的电话,这次他不是报料,听语气像是报喜:哈哈,刘哥(我比他小近20岁,平时只要男的,他都把人家叫哥),给你说个事啊,北京的《人物》杂志报道我了,第一次上人文类杂志,有点激动,这期杂志封面是姜文哎,里面还有那个唱《我的滑板鞋》的草根歌手庞麦郎……
我赶紧去楼下,买一本当天刚到的《人物》,老朱在32和33页,标题叫“江湖报料人”。在他前面一页,写的是著名性学家李银河。
报料人朱鑫华先生的手机24小时开着,夜晚是他尤为警惕的时候。他的一战成名便是在午夜。
那是2011年7月15日凌晨3点,他刚结束一个社会性事件的采访,昏头昏脑地回到家里。衣服脱到一半,出租车司机小张打来电话,急急忙忙地说:老朱,三桥倒塌了!他迷迷瞪瞪地答:兄弟,我今天太困了,不去了。10分钟后,电话再次响起,线人小张已经将车开到了他家楼下:老朱,你快下来,钱江三桥塌掉啦。这次他听清了,脑子里的那根弦瞬间爆炸,戴回鸭舌帽抡上短袖衫就杀出了门。
现场已乱成了一团,他采访到了第二天中午。他第一时间用简陋的机子拍摄的现场视频,被浙江多家媒体采用。光杭州四频道就给了他500元。单条新闻报料费达数千元。连央视都用了5条他的片子。朱鑫华说着,细长的眼里放出了光……
(事故发生在2011年7月15日凌晨1时55分左右,钱江三桥引桥两块梁板断裂坠落,有货车坠桥——记者注。)
陌生小巷,记牢,下次遇到突发事件,可以比别人更快找到。
老朱找了个面馆,吃了碗面,又从另一条路走回来——为找新闻,老朱出门扫街,从来不走回头路的。
这一次,他收获了一个头条(第二天一家报社做了头条):仙林桥直街边一个电信箱上,贴了一张寻物启事。
寻物启事老朱扫街常见,都是主人找狗的,但这张是狗找主人的。
捡到狗的人,彩打了一张狗狗照片(少说也要花5元钱),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你这一生可能有很多只狗,但这只狗的一生,只有你这一个主人……
这句话让老朱心里一暖,觉得里面一定会有故事,先给贴启事的人打了电话问问清楚,又给3家电视台两家报社打了电话。
完成两条令他满意的报料,后面老朱走路就舒坦多了,他沿中山南路,背着手,走得慢悠悠的。
再看手表,已经快下午4点。老朱加快脚步回家,他要买菜做饭,让老婆晚上7点一进家门,就能吃他这个“闲人”做的饭菜。
1月7日这天,老朱的“日常消费清单”写下:烟40元(一包10元的自己抽,一包30元的用来交际),酒5元、肉9元、菜10元、白糖5元、蛋加早餐14元、蟹14元。
老朱平时很少买蟹,这天是有意奖励了一下自己。
晚上9点多,有线人报料,下沙一个私家车主,被保安拦在了门外。这次,老朱给媒体打了电话。
昨天下午5点多,我和老朱正聊着,他儿子小朱(天津大学读建筑专业)从外边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本有他爸爸的《人物》。
小朱说,爸爸以前回到家,总是讲一些“不好的新闻”,哪里着火啦车祸啦死了几个人啦,可这两年,可能是老了,爸爸回到家,一般只挑有意思的事情讲。
老朱说,这个转变是去年开始的。那天他到一个溺亡现场,亲眼看到一个年轻人,心电仪上的曲线变直,听到他的亲人悲惨的哭声。
那天从红会医院急诊室出来,老朱闷着头在庆春路上走。旁边传来喇叭声,侧头一望,是个出租车司机,也是他的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