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好的老师是有福的 对老师好的学生也一定是有出息的
情同父子的程先生和学生王一建
10月2日8:47,郑女士来电:我老伴以前当中学老师,有一个教过的学生现在是企业老板。我老伴对这个学生就像亲儿子,这个学生对我们家老头也很好,平时大包小包拎过来给我们,昨天又在大酒店给我老伴过生日,还给老头子出了一本书。几十年都是这样下来的,我觉得太感人了,像这种学生真的很难得。
郑女士留短发,穿着打扮干净利落,语速适中,嗓音清脆。
我跟着她来到4楼的家,刚推开门,郑女士就对着屋内喊:“老头子,客人到了!”
程先生应了一声,快步从房间出来,朝我点点头,又抬手指指自己耳朵,歉意地笑笑:“我听力不大好,见谅!”
老两口住的屋子只有30多平方米,但整洁清静,温馨舒适。客厅桌上摆着一本16开的册子,封面印有浅色底纹,几个黑体大字很是显眼:《程恒成老师人生杂谈》。
“喏,这就是学生替老头子出的那本书,他喜欢得不得了!”
程先生戴一副无框眼镜,虽然已近耄耋之年,身板依旧笔挺。他说,自己前前后后做了32年语文老师,退休后不常出门,就喜欢待在家里读读书、写写文章。
“那个学生知道他爱书、勤写,今年过年吃饭的时候就提出把这些文章汇编成册子,留作纪念。”郑女士抢过话头。
她口中的“那个学生”名叫王一建,60岁出头,是城北一家科技实业公司的老总。
提起“小王”,夫妻俩连声夸赞。
程先生说,他跟小王初识是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正念本科的他作为“知青”上山下乡,被调到江山市郊的一所中学教书。
市郊环境差、生活苦,为了改善伙食,程先生便向供销社的一位服务员讨来废弃的粗麻纱,自己编织网具,利用闲暇去周边的山塘水库捞虾儿吃。有时捞得多,他也会拿些送到供销社里,一来二去,和那位女服务员熟识起来。
“她家里‘成分’不好,孩子上学遇到了麻烦。快开学的时候,我就让那孩子到我班上来读书了。”这个小男孩就是王一建。在程先生印象里,少年时期的王一建个子小小、脸蛋圆圆,十分聪明好学,不仅各科成绩突出,为人也和善礼貌,很是乖巧。
初中毕业后,小王去了巨州化工厂工作,与程先生的联系少了一些。
直到上世纪80年代,程先生回到杭州八一中学任教,才偶然得知小王也在这里的一所高校教书。
“人跟人交往,确实讲缘分的。”程先生说,小王跟他相约在湖畔茶室见了面,久别重逢,两人都很激动,说了一下午的话,仍觉不尽兴。
自那时起,每逢节假日,王一建总会带着礼物登门拜访程先生夫妇,陪他们喝茶、聊天。碰上天气晴好,还开车载着两人前往西溪湿地、江洋畈等景点游玩。
郑女士说,小王性格温顺,特别细心,“有台阶的地方,他马上过来扶着你;看到我要泡茶,他也抢着去倒水。”
王一建曾在工厂做过工,也在大学里教过书。1993年,他辞职下海,与几位同事一起创办了科技公司。创业初期困难重重,但那段时间,他仍然定期探望程先生。听说恩师家人生病住院,还特地送去一个5000元的大红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王一建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幼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长大,在他看来,程先生就好比父亲一样。“如果老师那时不接受我这个学生,我今天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程先生也很感慨:“当初我只是举手之劳,小王却一直念念不忘。”他说,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好学生虽也不少,但像王一建这样的,确实难得。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编者注:语出汉乐府《箜篌谣》)。这是程先生很喜欢的一句话,聊天中他多次提起,因为小王,他和老伴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安稳、很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