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灶土曾经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 本报记者 胡元勇 摄
中午时分,杭州百年老店知味观的大堂里座无虚席,取货处排起长队。(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吴国方 摄
从小与糕团、面点和蒸笼为友
徒手拉出4096根龙须面技惊四座
入选理由:
50余年与糕团、面点和蒸笼为友,古稀之年的丁灶土,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白案师傅”,国家特一级面点师、杭帮传统点心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灶土还不愿过彻底的“退休生活”,而是每天在知味观总店的点心房里“闲不下来”。
秉承着老一辈餐饮人的一丝不苟,丁灶土凭借精湛的手艺,将杭州名点小吃推向了海内外。
对于赞誉声,时至今日,面对与自己携手相伴了50多年的“点心事业”,丁灶土却很淡然,语重心长地对后辈们说:“最怕的是做到老,还是学不够。”
观察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人来人往的南星桥,有一间专做杭帮菜的小馆子。年幼时的丁灶土,跟随父亲在这间小饭馆里度过了童年时代。
虽然只是帮忙打杂,却让丁灶土初次接触到了这个美馔纷呈的“厨房世界”。直至十多岁,丁灶土正式拜师成为学徒,除了学习红白案技艺,整理钵头、擦拭油酱罐等小杂事都干得津津有味。
“白案师傅不容易,凌晨2点就要起床,做好烧饼、油条、麻花、洋糖糕、喉口包。四五点就有很多赶早的顾客来买。”丁灶土回忆道。
1961年,因为对面点技艺有所钻研,年仅16岁的丁灶土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劳模”称号。从那时起,丁灶土在厨房里忙活得更带劲儿了。
杭州小吃走出国门 一手拉出4096根龙须面
上个世纪80年代,杭州饮服陆续与北京、西安当地合作,分别成立北京杭州知味观饭庄和西安杭州知味观酒家,一身好手艺的丁灶土,作为先期派任的“技术人员”,把传统的杭州小吃带到了当地。
因为知味观小吃远负盛名,上世纪90年代初,丁灶土和同事们走出国门,前往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打理布拉格的杭州饭店。“当地人一看到水饺、锅贴这样的传统点心,就知道这是中国饭店了。”丁灶土笑着说,除了有当地人天天光顾,还有特地从西德过来的顾客,就为了品尝正宗的杭帮菜。
2008年10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共同在联合国举办了“中国美食节”,这是“中国美食”首次以“节”的形式在联合国亮相。
当时,知味观派出技术精湛的厨师和点心师队伍随团出行,在联合国总部展现了杭帮菜的风采,打响了“美食天堂”的名号。
一餐“大使宴”,菜点简洁却选料讲究,共有4道菜点,一盘水果,一杯西湖龙井茶。 其中的第三道菜是“宫保雪花牛肉配龙须面”,雪花牛肉选自日本上乘的牛肉,按川菜的“宫保”做法烹制,龙须面则出自丁灶土之手。
丁灶土上阵,和面用的是最常见的盐、水和面粉。拉面时,小小的面团在他手中反复拉扯、翻飞,最后拉成了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龙须面。而这把盈盈一握的龙须面,居然有4096根。
这一手拉面的绝活,把老外们看呆了。
潜心钻研复兴南宋小吃 传承杭州名点写“小笼秘笈”
从捷克斯洛伐克归国后,丁灶土来到老杭州都熟悉的梦粱楼,潜心研究南宋菜肴。
“南宋的点心小吃很多。”如今年近70岁的丁灶土对此如数家珍:南宋定都于临安,为杭帮菜注入了北方菜系的精华,南宋小吃的做法可谓“南料北烹”,除了有汤包、火烧、四喜酥、八角酥、丁香馄饨等美食,还有牛羊鱼肉素菜各执一味的南宋二十四节令馄饨,只是这道点心如今已难觅踪迹。
而在去年,丁灶土接到了《舌尖上的中国2》的拍摄邀约电话,对方自报家门,希望丁灶土能现场烹制龙须面和小笼。
一客精致的小笼,每只小笼十八道纹路分明的褶子,收口似鲫鱼嘴,夹起小笼包一提,皮骤然下坠,可拉伸到极致却又纹丝不破。虽然最终呈现在纪录片里,只有几分钟的镜头,但丁灶土说,实际拍摄时,花费了很多时间。“光是做内馅皮冻,他们(剧组)就拍摄了全过程,从斩肉到熬皮冻,每一步都没落下。”
不过,丁灶土还有些小遗憾,由于当天的取景有部分是在室外,整个团队顶着烈日,从早上7点开始准备材料,一客小笼的制作过程拍了一整天。“室外风大气温高,皮冻化得快,包起来不够得心应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