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真福气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1-09-26 06:40   

黄荷英奶奶(左)和大女儿陶爱玉

古北社区黄奶奶,七个子女 小时轮班陪护过年

儿子说这是陶家的老传统,媳妇说照顾婆婆是应该的

而孙辈们希望能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

88岁的黄荷英奶奶,住在古荡街道古北社区28幢。认识她的人都说她好福气,养的七个子女个个都孝顺,每天替她烧饭、搞卫生、带她出去玩,轮换照顾24个小时,而且一坚持就是17年。

A 1994年父亲去世后,

七子女轮流照顾妈妈

古北社区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房子,黄奶奶家一室一厅,42平方米的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卧房并排放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双人床,黄奶奶正在单人床上午睡。今天轮到大女儿(老三)陶爱玉“值班”。她说:“妈妈每天要从下午1点睡到4点。”怕吵到妈妈,陶爱玉拉我到外面聊。

陶家兄妹七个人——

老大陶鹏洪今年66岁,退休前在胡庆余堂工作,现住体育场路;

二儿子陶鹏森64岁,退休后返聘,仍在原来的工厂做机械工程师,住在和睦小区;

老三陶爱玉,62岁,有一儿一女,住在白荡海人家;

老四陶鹏伟58岁,在都锦生上班,和妻子毛月英住在延安路上;

56岁的老五陶鹏飞家住闲林;

老六陶爱娟51岁,也住在闲林,儿子徐浩刚刚大学毕业;

最小的妹妹陶爱婷49岁,住在山水人家,离妈妈相对近一点。

陶爱玉说,爸爸妈妈在1982年搬到古北小区。1994年年初,爸爸去世那年妈妈72岁,还没有出嫁的两个妹妹就搬到家里轮流陪护妈妈。两年后她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于是,陶家七兄妹商定:七个子女每天轮流陪护妈妈24小时。

B 设有小值班、大值班和医疗基金

开始轮值时,七兄妹都没到退休年龄,尽管工作繁忙,他们还是每周排出时间照顾妈妈。值班的人每天早上8点到妈妈家和前一天的兄妹交班。

“我妈妈每天7点多起来,上午我们带她到她想去的地方走走,下午睡会午觉,晚饭就在家做饭。”陶爱玉说,墙角有辆轮椅,是子女们带她出去时推的,海南、塘栖以及杭州周边,这些年,老人去过很多地方。

除了日值班,他们还设了小值班和大值班。儿辈14人,孙辈12人,玄孙4人,陶一家31口人每月都会聚一天,小值班的子女要负责当天的两餐;而大值班则是指逢年过节和一些重要的节日,像农历6月黄奶奶的生日等,负责全部伙食。“所有的子女和孙辈以及玄孙辈都会到场。”

四年前,黄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为此陶家兄妹成立家庭医疗基金,每家每年拿出一笔钱,最少3000元,上不封顶,由小妹陶爱婷收管,收支都有明细账目。

C “公婆对七个子女都很公平,对我更像亲生女儿。”

正说着,黄奶奶午睡醒了。奶奶床沿装了个高出床沿20厘米的不锈钢扶架。“这是老四想的办法,虽然床矮,但她年纪大了,装上就不用担心她翻身摔下来了。”

黄奶奶说:“七兄妹从小都好,不吵架,现在照顾我,给我钱,还给我买菜。”今年中秋,子女孙辈都给了她红包,有六千多。虽然将近90岁高龄,但黄奶奶记忆力非常好,所有儿女、孙辈、玄孙的名字、生日和年龄,她都记得一清二楚,陶爱玉说错的,她会及时纠正。

黄奶奶的床头柜上有张通讯录,上面有陶家所有家庭成员的座机和手机号码,以备不时之需。媳妇毛月英电话里跟我说,结婚以后她和婆婆住了十多年,那时公公还在,公婆都是和气的人,对七个子女很公平,“对我更像亲生女儿。现在我们几家人照顾婆婆,都是应该的,不会去计较自己哪里做多了,反而会想着,我们要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黄奶奶喜欢两餐喝点五加皮,毛月英和丈夫就抢着把买酒的活揽下来了。

D “爸妈对爷爷奶奶就是这样做的,妈妈从没大声对他们说过话。”

离开时,在楼下遇到几个邻居,他们没有一个不知道陶爱玉兄妹七个轮流照顾妈妈的事。都夸“真的好!”

大儿子陶鹏洪打电说,他们这么对待妈妈,其实是陶家的老传统了。“照顾老人是基本的道德,是理所应当的。我的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就是这样做的。爷爷奶奶有三个小孩,他们在我们家住了60多年,我妈妈从来没有大声对他们说过话,和我奶奶也是情同母女。”

陶鹏洪对待妻子的父母也是如此,2002年岳父去世后,他们就把岳母接到家里来,一直照顾到今年6月。“我爸妈一直教我们要做好人,做老实人,他们教我们的东西,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陶爱玉的女儿朱敏燕说:“现在我的小孩还小,但已经知道有好吃的先让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阿太。”和几个小辈聊天,他们提起,等他们年纪大了,去寻一处地方盖一幢大房子,所有的爸妈都住一起,他们也这样轮流照顾,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王卓瑜 王翔 曾瑞阳 通讯员 路雪峰  编辑:江水
返回